
专业委员会
对于防范重大自然灾害
做好抗洪救灾的风险提示
夏秋季节,是我国东南地区台风的高发期,也是我国江河洪涝灾害的多发期。近期风力达17级的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和第10号台风"麦德姆"分别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并已经或正在给这些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针对十分严峻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形势,各会员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在实践中认真践行群众路线,以人为本,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员工、客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别是有关联的会员单位更要全力以赴,做好防范于未然的各项工作,中国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就防范重大自然灾害做好抗火救灾的风险提示如下:
一是应急原则和提前预警。已经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的地区的会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去,并以抢救人的生命为第一要务和应急原则;对得到自然灾害预警的会员单位,一定要落实预警措施,提前防范,事前准备,把做好抵御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当作的一项重要的紧前任务来抓紧、抓好,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要及时启动各家银行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提前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预判灾情,努力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要特别防范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类灾害而引发的次生灾害、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二是抓好防范和事先准备。高度重视因洪涝诱发其他灾害性事故的防御工作。各会员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按照灾害性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和标准,做到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对可能发生灾情的单位,会员单位的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对网点可能无法营业的要预先做好"告示";对隐患的排查要进一步强化,对营业网点和机关的"危旧房"应及时加固或人员转移,对地理位置较低的机构要及时将相关设备加高或转移,对电源、电器要严格检查、管理和使用控制,防范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是积极救灾和妥善处后。对发生洪涝的单位,要全力以赴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和紧急处置工作,要以保护员工和客户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责任,要保证各类现金、库房、重要数据、重要凭证和财产等防护目标不受侵害。对地处洼地极易受淹的ATM机要尽快清空款箱,拆除电板,张贴告示。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对易遭暴雨侵袭受损的机构应及时切断电源;对不能正常营业的网点要启动应急预案,要特别防范由于台风导致衍生事故、灾害和案件的发生。在应急状态结束后,要抓紧灾后重建,迅速而周密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力争尽早恢复营业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并按照统一口径向公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努力把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是确保现金和押运安全。安全已经将守库押运外包的会员单位要加强与当地所外包的保安公司的协调、沟通和相互配合,督促其制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要特别提示其在部分交通堵塞、阻断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并要在确保银行资金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营业场所的正常开业和上门收款任务的完成。仍在自行押运的银行,要事先制定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要高度关注并制定因自然灾害现金需留网点过夜和押运途中过夜的安全值守相关流程。
五是加强值班和及时报告。各会员单位要加强值班巡查工作,其重点是金库、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和各要害部位。增强事前防范和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条件的会员单位要尽快建立一支长备的快速应急处置队伍。要加强信息上报工作,发生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必须按照流程向当地银监局安全保卫部门和上级行报告,防止迟报、瞒报、漏报等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