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第二十叁讲“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在京举办

编辑: 发布时间:2013-10-31 作者: 来源: 浏览:149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国银行业协会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名誉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罗熹先生演讲.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名誉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罗熹演讲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监事长陈远年主持本次大讲堂.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监事长陈远年主持本次大讲堂

IBM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支付系统总经理孙一仕先生演讲.JPG

滨叠惭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支付系统总经理孙一仕演讲

大讲堂现场.JPG

大讲堂现场

    2013年10月29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主办的“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第二十三讲——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在京举行,共有来自70余家协会会员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银行业协会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名誉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罗熹先生,IBM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支付系统总经理孙一仕先生(台湾)分别就“互联网技术下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发展观察与实践做法讨论”发表了重要演讲。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监事长陈远年主持本次大讲堂。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在演讲中,罗熹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了商业银行信息化银行建设的进程。他指出,商业银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实现了金融服务从手工化向网络化的飞跃,成为互联网条件下金融服务的先导和主导。罗熹分析了目前电商机构的金融服务模式,指出电商机构的产物与服务大都建立在银行系统提供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之上,电商机构改变的是金融服务获取方式,并未创造新的金融功能。罗熹还阐述了互联网技术下金融服务的规范和业务风险,并从消费者使用、金融服务商自律、金融监管者规范叁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最后,罗熹指出,如何解决信息对称、信用保证、期限匹配这三个难题,是金融服务的根本任务。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应当有利于解决这三个矛盾。互联网技术给金融服务带来持续、深刻的影响,未来是否会改变金融的基本功能和服务方式还有待观察。任何公司借助任何技术,只要涉足金融领域,就必须接受监管,金融创新不等于监管套利。金融机构必须掌握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改进营销方法、服务模式、作业流程、风险监控,在互联网时代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IBM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支付系统总经理孙一仕先生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先进银行的实践案例进行介绍,从客户行为变化、市场竞争格局到大数据处理等角度对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针对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轻型化全渠道、客户关系及营销管理、信息化产物研发和管理、跨界创新和开拓平台。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