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银行业协会6月30日在京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特色化经营因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盈利模式、合理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运营管理架构而成为众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选择方向。目前我国银行业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渐趋形成,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
事实上,特色化经营的关键点在于特定领域的集中发展和差异化、特色化优势,坚持特色化经营能为银行带来丰厚回报。从国际视角来看,深耕细作小微公司的富国银行就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例证。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大型银行对小微公司金融服务仍不予重视,此时富国银行作为美国西部第一大银行,以遍布美国西部的2000多个网点,吸收和服务着众多的小微公司客户。1995年富国银行直接在全美发放小公司贷款,并在十年后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小微公司贷款银行,连续五年在全美小公司贷款业务上名列第一。
据报告分析,近年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尝试探索特色化经营,制订了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快了战略转型,如国开行、政策性银行以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为重点、大型商业银行着眼于不断提升跨境、跨业综合服务能力、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进专业化经营、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本地经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三农”等。总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渐趋形成。
报告指出,出于自身发展和支持实体经济的考虑,银行业将进一步找准差异化市场定位,优化调整组织架构,不断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发展特色化经营,继续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