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健全公益管理体系,持续为抗灾救灾、文化事业发展、精准扶贫建设、特殊群体帮扶、海外社区共建等公益领域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各行特色的公益品牌项目,树立了服务民生、支持公益、回馈社会的良好社会形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达11亿元,公益慈善项目数达6120个,员工志愿者活动时长138.92万小时。
6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暨社会责任工作表彰会。7个富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公益慈善项目被授予“2015年度公益慈善优秀项目奖”,并以视频短片、PPT演示、现场捐赠等多种形式,在会上展示了银行业热心公益慈善,让金融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民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成效。
中国农业银行“抗击灾害·传递爱心”项目: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我国西藏自治区辖内聂拉木县、定日县、吉隆县等地受灾严重。灾害发生后,中国农业银行向西藏地震灾区紧急捐款1,000万元,并号召全体员工积极为灾区捐款。同时,该行在震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开展灾后救援,聂拉木支行震后第二天迅速设立临时服务点提供金融服务,吉隆口岸支行设立灾区首个“帐篷银行”开展灾区金融服务工作。
中国建设银行资助“三亚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项目:2010年,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作为主办单位,在三亚建立三亚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为因贫困而失去继续教育机会的孩子实行费用全免,并教授学生职业技能。2015年10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在三亚百年职校举办2015年度毕业暨开学典礼之际,捐款200万元作为2015-2016年度的办学基金,这已是三亚百年职校成立以来该行连续第4次捐款,累计捐助金额达800万元。在中国建设银行的大力资助下,三亚百年职校已培养出近400名优秀毕业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扶贫助困项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自觉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2015年,邮储银行浙江分行慈善捐赠总投入达740余万元,通过与地方慈善部门合作,给低保户群体送去温暖;通过与地方政府、保险机构合作,以“政府贴息、邮储放贷、保险投保”的创新形式向贫困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有效降低农户信贷门槛,破解低收入农户创业致富的难题,实现精准扶贫。
招商银行云南武定、永仁定点扶贫项目:招商银行自1998年9月起,在国务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和武定县建立定点帮扶关系。在建立定点扶贫关系17年以来,招商银行累计捐赠扶贫款8415万元,选派扶贫干部17批,2015年全行员工向两县捐款1137万元。在招商银行的关怀与帮助下,数千名孩子得以重返校园,圆了大学梦,改变了人生轨迹;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喝上了干净的饮用水,拥有了灌溉的水渠,走上了宽敞的柏油路,明显地改善了生活。
华夏银行助力环卫子女成长基金项目:2014年5月,华夏银行携手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建“华夏银行助力环卫子女成长基金”,用于定向资助环卫职工家庭,帮助北京地区家庭条件困难的环卫职工子女成长。华夏银行每年向该基金捐赠100万元,2014年、2015年已连续捐赠两年,2016年将继续捐赠并组织开展助力环卫子女成长系列公益活动。该项目启动至今,既缓解了环卫一线职工家庭的生活压力,又帮助环卫子女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孩子奋发图强。同时,该项目宣传环保理念,增强了全社会对环卫工人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引导广大市民重塑环保意识。
广发银行“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2015年,广发银行多次调研考察我国先心病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实施捐助的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发银行达成共识,先期投入138万元并通过广发希望慈善基金追加投入200万元善款,通过“资助+合作医院减免+新农合报销+家庭个人自负”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爱心链条,资助先心病患儿到广州军区广州总院接受手术治疗,帮助这些家庭摆脱“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困境,共同为他们带去“心”希望,重新过上健康正常的生活。
渣打银行“看得见的希望”防盲复明项目:“看得见的希望”是渣打银行围绕健康和教育两大主题推出的公益旗舰项目。渣打银行与世界领先的眼科机构合作,共同对抗可预防失明,自2003年启动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惠及近1亿人,其中,已在中国投入了近8000万人民币,在四川、上海、辽宁、甘肃、内蒙古自治区、江西、山西等地开展防盲复明项目,使得近2000万贫困人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