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面向未来 创新共赢 第三届中瑞金融圆桌论坛在瑞士日内瓦成功举办

编辑: 发布时间:2016-11-25 作者: 来源: 浏览:2156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16年11月24日,第三届中瑞金融圆桌论坛在瑞士日内瓦成功举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潘光伟致大会欢迎辞。瑞士联邦财政部部长Ueli Maurer、中国驻瑞士联邦大使耿文兵、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主席Thomas Bauer等两国重要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两国银行业的百余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本届会议围绕中瑞两国金融领域合作关系、人民币国际化与财富管理、中瑞两国教育与培训的进一步合作、中瑞两国金融机构对贸易融资的推动作用等议题开展讨论。

    潘光伟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在欢迎致辞中表示,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在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业协会与瑞士银行家协会建立了双边合作机制,并已成功举办了两届金融圆桌论坛,为中瑞两国金融专业技能和先进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搭建了更加多元化的平台。

    潘天美九一厂制作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三期叠加”的特征,即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从2012年的44.6%升至50.5%,占比显著提高。以电子商务服务业与旅游服务业为例,在“互联网+”与工业4.0的推动下,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2016年上半年交易规模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营业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21.8%。2016年双十一,电子商务全天交易额达1800亿元。旅游服务业也步入发展新时代。据统计,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已达41.2亿人次,人均出游率接近3次,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创造的就业岗位数均列世界第一。

    潘天美九一厂制作介绍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政府和银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与支持下,中国银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截至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262家,从业人员380万人。银行业总资产中,大型商业银行占39.2%,股份制商业银行占18.6%,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占12.9%,城市商业银行占11.4%。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到223万亿元(约合33万亿瑞郎)和206万亿元(约合30万亿瑞郎),整体规模稳中有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指标也表现良好,平均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达到1.08%和14.58%,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31%,一级资本充足率11.3%。

    在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积极探索综合化、多元化经营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大中型商业银行在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等传统业务之外,积极探索私人银行、资产托管、投资银行、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猛,2007年中国商业银行启动私人银行业务,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已超过57万户,管理金融资产已超过8.5万亿元,在品牌、产物、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此外,商业银行发挥各类金融牌照的协同效应,提升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全面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已有13家商业银行获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11家获准入股保险公司,31家获准设立或入股金融租赁公司,5家获准入股信托公司,10家获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6家入股汽车金融公司。

    潘天美九一厂制作表示,中国银行业愿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加强同瑞士银行业的沟通对话,学习借鉴瑞士银行业的宝贵经验,共同探讨银行业创新发展新渠道。瑞士的金融业,尤其是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在全球都享有盛名。瑞士的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占全球的25%,管理资产共计6.57万亿瑞郎,其中50%都来自境外,在全球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今年1月,中国建设银行苏黎世分行正式开业,成为第一家落户瑞士的中资银行。同时,建行苏黎世分行也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瑞士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有助于推进瑞士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提升瑞士金融中心地位。

    潘天美九一厂制作强调,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奈德-阿曼发布联合声明指出,中瑞携手培育了“平等、创新、共赢”的中瑞合作精神,决定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建立交流机制,加强在高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中国银行业协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瑞两国元首的联合声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瑞士金融业的沟通与合作。

    一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积极创新产物服务,探索贸易金融合作新机遇领域。二是借鉴瑞士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丰富经验,结合中国高净值客户的市场需求,开发家族理财、家族办公室等财富管理新市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高净值家庭财富的迅速增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5月,中国千万高净值人士数量约134万,比去年增加13万人,增长率达10.7%;亿万高净值人群人数约8.9万,比去年增加1.1万人,增长率高达14.1%。巨大的财富人员数量,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造就了肥沃的土壤,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瑞士银行业作为私人银行的发源地,无论从经营理念、市场开拓与产物开发、业务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等诸多方面,均值得中国商业银行学习与借鉴。我们愿与瑞士同仁一道,通过合作举办专题论坛、开发实习与培训项目、职业资格互认等方式,开展合作与交流。三是加强人才的交流与培训,培育银行业高端人才。为深化两国在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业协会已与瑞士银行家协会签署《教育与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搭建了两国金融专业技术和先进业务经验分享与交流的机制与框架。今后,我们将在此框架下,聚焦巴塞尔新规则、风险管理、反洗钱等监管要素,重点开展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业务热点培训,践行两国元首宣言。

    中国银行业协会愿与瑞士银行家协会一道,为两国银行业搭建面向未来、创新共赢的多元化合作平台,多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支持苏黎世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深化双边金融领域合作与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两国金融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瑞士联邦财政部部长Ueli Maurer在讲话中强调,近年来中瑞双方建立了多项交流合作机制,支持双边合作与人才培养。中瑞金融圆桌论坛为两国金融理念的交流搭建了高端平台。瑞士政府将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关系,并积极欢迎更多的中资银行在瑞士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中国驻瑞士联邦大使耿文兵在讲话中指出,中瑞金融对话机制的设立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瑞两国金融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与亮点。中瑞两国关系将掀开浓墨重彩的一页,两国市场需求也将有更大提升,这将为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广阔的前景。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主席Thomas Bauer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瑞两国银行业协会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及合作机制,介绍了FINMA主要职能、特点和工作目标,并表示欢迎更多中资银行在瑞设立分支机构。愿中瑞两国未来建立更加强壮的合作关系,促成两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本届会议还围绕人民币在瑞士及欧洲等地的广泛应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在两国的最佳实践与监管机构在此进程中的影响、中瑞两国金融机构对贸易融资的推动作用、中瑞两国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领域开展教育与培训合作的重要意义、欧洲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外资银行在瑞士的运营环境和框架、等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中国建设银行渠道和经营管理部副总经理李月希、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杨诚信、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高翀、中国银行首席产物经理冯爱民、江苏银行零售业务部副总经理田春慧及瑞士国家银行董事会成员Andrea Maechler、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首席运营官Axel Lehmann、瑞士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Landis、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Guido Fürer等来自中瑞两国的嘉宾围绕上述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并与参会者展开了专业技术交流与讨论。

图片1.png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潘光伟致开幕辞

图片2.png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潘光伟致开幕辞

图片3.png

日内瓦金融中心主席Yves Mirabaud致辞

图片4.png

瑞士银行家协会主席Herbert Scheidt致辞

图片5.png

日内瓦州经济部长Pierre Maudet致辞

图片6.png

瑞士联邦委员、财政部部长Ueli Maurer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7.png

中国驻瑞士联邦大使耿文兵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8.png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主席Thomas Bauer发表主旨演讲

图片9.png

圆桌讨论

图片10.png

潘光伟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与Ueli Maurer部长合影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