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在京发布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3-09 作者: 来源: 浏览:2187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3月8日,《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来自行业协会、银行业界、学术机构等精英齐聚一堂,对上市银行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探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耿伟分别代表主办方和学术顾问单位致辞,报告主编、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代表编委会发布了报告,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重庆银行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邦强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业》杂志社社长张亮主持会议。

    黄润中在致辞中指出,上市银行占我国银行业资产份额近七成,是我国银行业的优秀代表,其治理结构完善、市场运营稳健、信息披露规范,市场内外的影响力很大。分析上市银行年报,从年报数据中发现相关问题、找准比较优势、提出解决方案,是商业银行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探索未来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

    黄润中同时指出,从上市银行年报研究领域来看,一方面,通过"中国上市银行董办联络会"这一定期化、常态化运作机制,可及时反映上市银行决策层的研究诉求;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杂志可以汇集该领域各个条线的专家学者,组建行业智囊团队,搭建同业交流、实地调研、论坛沙龙等沟通交流平台,对接需求,出谋划策。从服务研究需求的角度出发,用数据说话、深度分析、前瞻预测、决策参考。

    下一步,他希望《中国银行业》杂志社能够通过打造行业数据信息库,建设行业研究基础设施,秉承"基于年报、深于年报"研究宗旨,通过文章、报告、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成为银行业"研究供给"与"研究需求"的桥梁和纽带,让其比较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以研究为媒,以市场为本,扎根行业,多出精品,在纷繁复杂的金融表象和各种数据之后,理清上市银行经营管理背后的本质联系,探索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未来之路,发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的时代之声,为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乃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与会者认为,经过持续改革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最大、净利润规模最高的市场,品牌价值全球领先。无论是从硬指标还是软实力看,我国银行业均已经站在全球银行业前列,上市银行核心业绩指标更在全球同业中名列前茅。不过,我国上市银行能否长期保持国际领先,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何找到一条既符合行业规律又有本土特色的转型创新之路是关键所在。

    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迈入下行周期,在风险攀升、息差收窄、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下,上市银行年度业绩报告总体呈现以下特点: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速;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但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等。报告通过对上市银行年报各项指标的分析,重点关注了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净利润增速下降、不良率上升较快等,并从宏观经济周期、国际比较和行业成长的角度分析认为应正确看待这一客观现象。此外,面对同样的外部环境,各行经营分化情况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息差的走势、非息收入的增长,还是渠道的扩张等等,各行有共性变化更有差异之处。报告通过对年报业绩分析,展现了数家表现突出的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成果及亮点,为银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报告坚持"源于年报,深于年报"宗旨,分别从战略管理、资产负债、业务发展、资产质量等维度对上市银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从战略管理维度看,报告根据近三年的上市银行年报及相关资料,整理了各家银行采取的主要战略,主要是五大类即零售金融战略、互联网金融战略、小微金融战略、同业金融战略、组织和管理转型战略。报告分析了这几大战略实施的痛点和障碍,找到银行业战略缺乏落地执行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未来重塑的方向,如改变过去重视业务战略和轻视客户定位、管理转型战略,建立差异化战略、客户聚焦战略和低成本战略的"三位一体"大战略体系。

    从资产负债维度看,报告发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端表内贷款增速回落,应收款项类投资扩大、标准化债券投资大幅增加、同业拆借、现金和存放央行资产下降等趋势显著,负债端吸收存款大幅下降、同业负债大幅上升、应付债券力度加大,资产负债配置的期限错配等问题突出。因此,应加强表内、外综合视角的资产负债优化管理策略、并表管理,推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提高外部定价能力,加强资本对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的约束,构建系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机构。

    从业务发展维度看,报告提出,为克服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款波动性加大、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等不利影响,各家上市银行都加强了业务创新力度,业务发展呈现出以下值得关注的六大新特征。下一阶段,上市银行需密切关注时局变化,保持定力,稳中求变,实现新旧业务发展思路的迅速更迭、新旧业务关注领域的无缝链接、新旧业务服务模式的有机融合、新旧业务拓展手段的有效配合以及新旧业务风控模式的升级换代等,通过创新尽快实现业务水准与新形势要求的匹配。

    从风险管理维度看,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公司偿债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承受较大压力。尽管通过国际比较,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水平仍然处于世界各银行的低位,2016年资产质量也相对平稳,但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拐点尚未出现,不良贷款指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特别是要高度警惕房地产去库存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并关注不良贷款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同时,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着力化解不良资产,相关部门也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报告注重围绕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从年报中挖掘上市银行进而整个银行业阶段和局部的特点、亮点和挑战。

    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将走向何方?报告编委胡婕、杨驰、杨芮、卢颖超、虞鹏飞、张兴荣等,分别从金融科技、负债管理、收入结构、不良资产、零售银行等角度,对2017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编戴硕主持董办联络会环节。

    2015年8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批准组建《中国银行业》上市银行年报研究小组。该小组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江苏银行、青岛银行等银行的优秀研究人员组成。《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为小组过去两年研究成果的汇集,2017年3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关链接:

   

   

    

   黄润中.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发表致辞

张亮.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业》杂志社社长张亮主持会议

耿伟.jpg

    中国银行董秘耿伟代表报告学术顾问发表致辞

张健华.jpg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曾刚.jpg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陈邦强.jpg

    重庆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邦强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董希淼.jpg

    《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主编、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发布报告并主持发布环节

胡婕.jpg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处长胡婕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杨驰.jpg

    华夏银行战略发展部战略室经理杨驰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张兴荣.jpg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兴荣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杨芮.jpg

    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芮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卢颖超.jpg

    华夏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卢颖超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虞鹏飞.jpg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虞鹏飞点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戴硕.jpg

    《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编戴硕主持董办联络会

会场全景.JPG

    《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发布会现场全景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