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天美九一厂制作 田国立
(2018年3月30日)
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现在,我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三年工作,请予审议。
三年来,在银监会和民政部的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中银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秉承“一切为了会员,一切依靠会员”的办会理念,紧密围绕“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四项职能,以促进实现会员共同利益为宗旨,服务会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会员单位从374家增至673家,观察员单位从4家增至35家,专业委员会从25个增至31个。2015年,中银协连续第二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荣誉称号;连续第二次获得5A最高等级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2017年,民政部顾朝曦副部长在中国社会组织网撰文指出,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中走在了改革发展的前列。
一、强化自律规范,推动银行业服务品质提升
三年来,中银协不断致力于推进自律合规体系建设,不断补充完善各类行业规范和标准,保障银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竞合秩序。推进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评估工作,打造“百佳”“千佳”文明规范服务金字招牌。郭树清主席2017年与国开行等九家大型国有银行董事长共同为示范单位授牌。为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减费让利 支持实体经济”倡议书》,编写了《商业银行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关情况报告》,独立或联合发布利率、保理、信用卡、养老金、服务收费、完善残障人士银行服务等数十项自律规范文件。连续三年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和“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专题活动,编写《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读本》。
二是参加国新办举办的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举措成效新闻发布会。2017年5月,牵头会同国开、进出口、工行、中行四家机构负责人在国新办举办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举措成效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成效,发布会情况被《人民日报》等中外媒体头版报道。
三是倡导银行业做好重要节假日金融服务。参加银监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对于做好春节期间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倡议》,倡议从服务重点、服务方式等18条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春节期间金融服务,被中国政府网全文转载。
二、深入开展维权工作,维护银行业合法正当权益
三年来,中银协秉承“大维权”思路,全力协调公安、司法等部门,多样形式、多种渠道全力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勇做银行业权益的“守护人”。
一是制定实施“中银协依法保护银行债权、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专项活动计划,全面开展“四个一批”专项活动。针对会员单位报送的534份债务人信息逐条核对,形成发布名单,涵盖“通报一批”的47家金融机构、225户债务人、本息合计约505亿元,“公示一批”的60家金融机构、220户债务人、本息合计约354亿元,“督办一批”的133个案件、合计约149亿元,“制裁一批”的29家金融机构、108户债务人、本息合计约145亿元。完成对200户严重失信债务人在会员单位的内部通报工作。
二是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发改委金融司签署涉金融失信惩戒合作协议,审核、确定并发布涉金融失信名单1500家。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失信人”名单管理办法》《“逃废银行债务机构”名单管理办法》等,多渠道维护银行债权。
三是与最高人民法院深化合作,形成行业维权合力。报送银行业重大疑难执行案件16件,金额28亿元,已执行3亿余元。报送银行业执行积案4万余件,金额近3000亿元,已清理7000余件,金额约80亿元。协调处理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北京银行、招银租赁等18起会员单位的维权案件。推动解决大船海工重大债务违约问题,最终推动大船海工按约定偿付利息人民币4600多万元、美元1000多万元。
四是维护银行业良好声誉。2017年9月,牵头国开行、工行、交行、招行等四家银行出席国新办精准吹风会,向中外媒体重点介绍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发展、信贷资产质量等情况,并以“评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题撰文回应标普下调主权及部分金融机构评级,中国政府网全文转载回应文章。此外,发挥“协会—专家—媒体”合力,针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变动、20家银行停贷等舆情,组织专家撰写署名文章,正面引导舆论。连续三年举办“银行业年度十件大事”“好新闻评选”“匠心精神高峰论坛”等活动,营造行业良好发展氛围。高质量出版发行《中国银行业》杂志,打造专业一流的媒体平台,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弘扬金融正能量。
三、加强协同效应,搭建政策沟通桥梁
三年来,中银协始终坚守“会员之家”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行业与监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促进相关政策有效贯彻执行。
一是推动银行业营改增政策实质性落地。邀请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解读新规,反馈银行业对营改增政策的意见建议,促成六项补丁政策及《财政部 税务总局 对于资管产物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7〕56号文)的出台,明确了银行业固定资产抵扣事项和涉农机构保留3%征收率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确保银行业税负实现只减不增的改革目标。向银监会报送银行业营改增执行情况和改进建议,郭主席作出肯定批示。编制《银行业营改增实施指南》《营改增理论与实务研究》等,规范银行业营改增实施操作。
二是建立银行高管与监管领导沟通机制,积极反馈行业发展诉求。组织商业银行高管拜访人行、银监会、证监会、外管局、商务部等部门,深入探讨行业发展与监管问题等,向人民银行反馈对于MPA、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资管新规的相关意见,推进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向巴塞尔委员会反馈对于巴III最新修订情况,向标普反馈对于《银行资本评估方法论》等相关意见。与国际同业组织一同向欧盟委员会等机构递送联合意见书,表达我国银行业对欧盟中间母公司(IPU)监管措施的意见和诉求。
四、提升服务质效,助力引领银行业科学发展
三年来,中银协坚持围绕行业需求和发展,深入研究各业务条线,各类创新活动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推动和引领银行业科学发展,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一是服务监管机构,切实当好监管部门的助手。连续三年组织召开城商行年会并发布《城商行发展报告》,制作《守善固本 行稳致远:城商行发展回顾及展望》等专题片,全面展示了城商行改革发展的良好风貌,举办第一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年会,郭主席和曹副主席对年会的成功召开均予以充分肯定。
二是服务行业需求,引领行业科学稳健发展。注重报告引领。连续7年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连续9年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等;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等;首次发布《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报告》《大陆台资银行发展报告》《村镇银行十年发展报告》等。注重评级引领。发布“陀螺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银行业评价体系。发布以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排序的“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注重标准引领。发布《中国银行业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团体标准,并推动立项国家标准。逐年升级《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标准评价体系》并发布为团体标准。
三是推进开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持续提升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水平。组织29家银行签署《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发布《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编写全球第一本《绿色信贷》中英文教材,英文版已刊登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绿色信贷跨国工作组官方网站,向全球银行业展示了中国绿色金融教案。连续两年举办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中国中小公司投融资交易会,向中外媒体全面介绍我国银行业在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薄弱领域的实践做法,为国际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和案例,加强了普惠金融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全面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年来,中银协始终坚持开放融通、兼收并蓄的理念,既“请进来”,向国际同行学习借鉴,又主动“走出去”,在世界舞台充分展现中国银行业的多姿多彩。
一是加强多双边金融领域交流合作。在京成功举办IBFed(国际银行业联合会)第48次董事会,出席第50次、52次董事会。参加FCI(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年会,成功促成建设银行成为FCI执行董事,并举办“中国之夜”专题活动。与瑞士银行家协会共同举办中瑞金融圆桌论坛,与韩国银行业联合会共同举办中韩银行业发展论坛。举办中国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研讨会,外资银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发起筹建成立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主持亚金协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并在中东欧金融前沿问题论坛上作了题为“把握机遇 携手前行共同推进中欧金融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向中东欧16个国家介绍了中国经济和银行业改革发展成就。
二是与国际性组织及多国银行业组织扩大交往合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及德国、法国、意大利、捷克、卢森堡银行业协会新签合作备忘录,与匈牙利银行业协会续签合作备忘录。
三是成立台资银行委员会。专门成立台资银行委员会,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动台资银行参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银团贷款试点。成功举办台资银行年会,组织开展“银鹰”港台青年学生暑期到大陆银行实习计划,参加两岸公司家峰会年会,成功推进台湾银行业机构参与大陆银团贷款业务。
六、着力人才培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建设
三年来,中银协开展多层次、广覆盖、高质量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着力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又熟悉实际情况的高素质专业化银行家队伍。
一是通过国家引智平台以“请进来”的方式,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共同举办“中国银行家高级研修班”,每年与香港金管局合作举办两期“内地银行家风险防范与转型发展研讨会”,与香港交易所合作举办两期“中国银行家资本之路专题研讨会”。
二是充分发挥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价值,举办5期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前沿讲堂、7期银行业前沿问题大讲堂和93期高端研修班。
三是推动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正式更名为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三年来,组织6次全国性考试, 422万人次报考,33万人获得资格证书。
四是上线并平稳运营银行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系统,累计上线课程141门、421学时,机构注册350多家,注册人数30万余人,累计学习课程约310万学时。
七、从严治党治会,加强协会内部建设
三年来,中银协党委认真履行基层党建责任,主动谋划党建工作,加强协会内部建设,确保协会党委主体责任履行到位。
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我为协会做了哪些有价值的工作?我为会员单位提供了哪些有意义的服务?我为银行业稳健发展、为党的金融事业做了哪些贡献?”问题大讨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从协会实际出发,创新开展“两引两争”活动,即在党员中开展“创建引领型党支部、争做引领型党员”,在员工中开展“争创一流业绩,争做优秀员工”活动,实现党组织活动全覆盖,调动全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八项规定不留死角。制定《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格考核考勤纪律,研究制定《员工考勤暂行管理办法》,坚持党建工作与绩效考核指标挂钩,每季度采用平衡计分法对党建和内部管理、工作业绩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进行综合测评,推动协会工作切实从“业务至上”向“一岗双责”转变。
三是补短板堵漏洞,从制度上扎紧“不能腐”的篱笆。制定《财务管理工作指引》《采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财务、办公、因公出国(境)等方面健全内控机制,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
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协会治理机制。协会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制定了涉及“三重一大”等方面的规定,每周召开党委会,要求“三重一大”必上党委会研究,特别重大的依规报理事会或银监会。第七届理事会期间,共组织17次理事会、4次常务理事会、2次监事会,向理事、监事单位印发34期理事监事阅悉件。
各位代表,三年来,中银协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这是银监会、民政部正确指导的成果,是全体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支持的成果,是秘书处全体员工辛勤工作的成果。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各有关方面和全体会员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迈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将面对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担子。下一步,中银协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启新征程,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