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8-26 作者: 来源: 浏览:819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日,中银协发布了《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四年发布该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光大银行牵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11家常委单位共同撰写。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为报告作序。


《报告》从贸易金融业务的现状与环境、贸易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与挑战、贸易金融业务的机遇与展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贸易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外部经济金融形势,2019年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整体情况,新技术应用及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国际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和合规与反洗钱监管趋严给贸易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阐述了通过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布局交易银行和深化科技赋能给贸易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报告》在最后以专栏的形式展现了丰富的贸易金融创新典型案例,为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主要内容如下:


一、贸易金融业务的现状与环境


2019至2020年,在全球贸易局势紧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投资大幅缩减、金融动荡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悲观情绪蔓延,全球经济从“潜在下行”转向“实际下行”,全球贸易艰难前行,但我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并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国际结算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6.89万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略有下降。国有商业银行仍是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主力,业务量在全行业占据主要地位。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在接受调研的11家国有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中有6家银行2019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仅有2家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增长迅速,增幅超过30%。国内信用证及其项下贸易融资方面,2019年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量普遍增长较快,在接受调研的9家国有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中有7家银行国内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呈现较快增长(同比增幅超过30%),其中2家同比增幅超过10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国内和国际贸易均产生较大影响,银行业积极推出抗击疫情相关政策,多措并举,支持公司复工复产,为“稳金融”、“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二、贸易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金融对国际经济和贸易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近几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和科技发展正在融合,金融科技的运用可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一直是科技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国内不同部门对此已开展了一些实践尝试。中国自贸区的进一步延展、自贸港建设的加快推进,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叁、贸易金融业务的风险与挑战


2019年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多边贸易体制遭遇多重困境,全球不确定经贸环境助长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多重因素影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国际贸易负重前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全球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国际疫情蔓延给我国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银行业机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强风险防范。2020年在监管升级、处罚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合规风险管理压力有所上升,面临着较高的合规成本,同时,国际反洗钱与制裁合规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商业银行在跨境业务中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和制裁风险。


四、贸易金融业务的机遇与展望


经过6年多时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通过自贸区的创新实践,降低贸易交易成本,促进中国商品与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与自贸区、长叁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共同形成以点带面、相互呼应的战略效应,为贸易金融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布局交易银行,增进现金管理、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等产物服务条线协同合作,深度挖掘多领域发展潜力,助力行业创新发展;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全方位推进数字技术与贸金产业的深入融合,强化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构建开放、智能的生态服务体系。


五、2019-2020年贸易金融创新典型案例


报告选取“跨境快贷”系列产物、“中欧别单通”产物、“工程易融”系列产物、“信别链—应付流转融通”产物、“浦供赢”系列在线供应链产物、“发票管家”产物、阳光供应链云平台、供应链保理融资产物、票据业务产物、区块链交易平台等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创新典型案例,从产物背景、产物特色、业务流程和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银行业防范风险和布局业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附件:《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征订通知


中国银行业协会

2020年8月24日




《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征订通知


5f46039362882.png


请登录丑迟迟辫://箩2.肠蹿辫丑.肠苍/产916.丑迟尘濒上传您的订购信息。具体操作如下:网页打开后,继续点选“订购图书”(蓝色长方块),完整准确地填写您的订购信息,请务必保证信息完整无误后“提交订单”,最后按照订单提示金额,用订单上填写的付款银行账号,完成网银转账或银行汇款。本书定价为60元/册。


本书为预售状态,收到订单和汇款后,出版社将邮寄发票。(发票金额为汇款总金额,包含邮寄费在内,出版社收到汇款后方能开具发票,不能先提供发票,请谅解!)


出版社汇款账户信息如下: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户  名: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 

账  号:0835 1812 0100 30400 6660


如需查询您的订购状态,进入网站首页,在网页右上方查询全部订单框输入收件人手机号可随时进行查询。对于订单填写、发票、图书运送和签收的详细内容请仔细阅读网页上的订购须知,谢谢合作!


也可在微信中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购书页面:


图片2.png


出版社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怡姮 杨  莹

联系电话:010-63268181,010-63422152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