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潘光伟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出席第叁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

编辑: 发布时间:2020-11-12 作者: 来源: 浏览:25691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11月12日,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主办“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数普惠 新金融”为主题,探讨数字普惠推动新阶段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潘光伟出席会议并发表“发挥行业六大优势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主题发言,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炜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国务院参事、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来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小贷公司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和金融机构相关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潘天美九一厂制作在讲话中介绍,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统筹推进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下,我国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扶贫主力军,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强化政治担当,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有效发挥了监管引领作用,优化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金融供给机制,为银行业开展扶贫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各类型金融机构发挥优势,推动“输血”扶贫转为“造血”扶贫,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各自投资、信贷优势和互补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持续进入、实现良性循环,为脱贫攻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物与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创新开发了多元化、特色化小额分散扶贫金融产物和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可得性与便利性显著提升。四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户的精准“画像”,对各种扶贫需求的精准识别,灵活高效地配置扶贫资金资源,助力精准扶贫提质增效。五是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战略定位、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模式创新等方面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六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引领会员单位协同发力,凝心聚力助力脱贫攻坚,通过组织培训宣传、典型引领等形式,全面展示银行业金融扶贫风采,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潘天美九一厂制作指出,经过共同努力,银行业精准扶贫贷款快速增长,投资贷款覆盖面稳步提升,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全覆盖。据统计,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7%。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3%,超过银行业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1%。叁季度,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季末高1.8个百分点。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3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300多亿元。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5038亿元,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叁分之一以上。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贷款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增速4.22个百分点。他强调,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中银协将携手银行业金融机构凝心聚力,精准施策,勇挑重担,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会上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20)》《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2020)》,并揭晓“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0)”名单,从中国普惠金融助力抗击疫情、助力脱贫攻坚、产物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评选出了30个典型案例,其中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齐鲁银行、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南通农村商业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北京中关村银行等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入围。



微信图片_20201112174537_副本.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潘光伟作主题发言


微信图片_202011121745371_副本.jpg

第叁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现场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