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邢炜:行稳致远 践行新发展理念 上市银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9-07 作者: 来源: 浏览:643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9月6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支持下,由《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办的“2022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暨《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2》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邢炜出席论坛并现场发布《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2》。他表示,中国上市银行系列分析报告由《中国银行业》杂志组织策划,今年已经是第七年编撰、发布,其中所汇集的专家睿智思索和对上市银行发展的问诊把脉,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由此而生的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也成为管理者和研究者讨论分享的平台。


2021年,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1年,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中国上市银行进一步发展壮大,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58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37.82万亿元,资产规模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82.41%。可以说,上市银行是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金融稳定的基石。


2021年,中国上市银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保持战略定力,在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公司治理、加快业务变革、强化风险管理、推进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持续发力,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建党百年之际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2》对其做了很好的梳理和分析,围绕该报告的要点和精华,邢炜在论坛现场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征程开局良好

上市银行经营稳健规范发展


第一,资产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从资产结构来看,2021年末,58家上市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占比为52.74%、较2020年提升2.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证券投资和同业往来资产合计占比降至37.35%,较2020年下降1.06个百分点,同业和非标资产持续压降。


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背景下,零售贷款成为更多上市银行信贷投放倾斜的方向。58家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平均占比34.52%、较2020年提升0.50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平均占比58.41%、较上年下降0.70个百分点,其中,平安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零售贷款占比位居前叁,分别达62.36%、61.02%、60.81%。


从贷款规模及增速来看,2021年,58家上市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共计136.93万亿元,同比增速11.46%,增速较2020年下降1.25个百分点,反映出信贷增长放缓,公司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上市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稳定信贷总量。


第二,存款总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2021年,58家上市银行存款占负债比重为71.35%,较2020年提升0.22个百分点,稳存增存能力进一步提升;同业负债占比11.12%,较2020年下降0.32个百分点,同业负债持续压降。


从存款规模及增速来看,58家上市银行吸收存款余额总计16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64%,增速较上年下降2.55个百分点,存款增速与负债规模增速基本持平。与此同时,面对存款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环境,零售存款对于银行存款稳定性的重要性凸显,大额存单、协议存款等个人定期存款实现较快增长。2021年,58家上市银行零售存款平均占比42.67%,较2020年提升1.78个百分点,其中,个人定期存款平均占比31.95%,较2020年提升3.09%。邮储银行零售存款占比最高,为88.47%;锦州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占比最高,为75.7%,较2020年提升69.77个百分点。


第叁,盈利水平修复回升,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2021年,58家上市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共计6.04万亿元,同比增长7.75%,增速较2020年提升2.82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06%,增速较2020年提升11.9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得到修复;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2.16%,较2020年提升2.71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第四,资产质量企稳向好,风险抵补能力增强。2021年, 58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共计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较2020年下降13.38个百分点,不良增速大幅放缓;不良贷款率和问题贷款率实现“双降”,分别为1.44%、3.72%,分别较2020年下降0.08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信用减值损失共计1.58万亿元,同比减少3.49%,信用风险成本有所降低;拨备覆盖率为273.59%,较2020年提升26.00个百分点,抵御风险能力增强。邮储银行、宁波银行等12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


第五,公司治理愈加规范,贰厂骋信息披露日趋完善。2021年,在强监管的推动下,上市银行在公司治理制度、组织、系统、人才和文化方面持续投入,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体系,上市银行公司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践行贰厂骋理念,高质量开展信息披露,已成为上市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共识,领先上市银行的贰厂骋实践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2021年,58家上市银行贰厂骋相关报告披露比例为100%,远高于中国上市公司30%的平均披露水平。


新格局下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业务发展亮点纷呈


一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2021年,上市银行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围绕行业或产业中的核心公司,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定制化、一体化、综合化的服务方案,将核心公司的良好信用加持到处于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中小微公司,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成为金融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作用的生动实践。


二是科创金融加速发展。2021年,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较快进展,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这背后离不开科创金融的助力。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型公司贷款余额较2021年初增长23.2%,比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2.1个百分点。主要上市银行科技型公司贷款增速普遍超过信贷总量增速,其中上海银行、长沙银行等科创金融规模增速超过35%;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科创金融信贷余额均已接近或突破万亿元。


叁是绿色金融战略升级。上市银行纷纷发布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方案,“碳”挂钩创新信贷产物快速涌现,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力争实现自身运营与投融资“碳中和”。截至2021年末,55家披露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1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总余额的比例超70%,绿色信贷余额平均增速超60%;上市银行累计发行境内绿色金融债券规模共计4015亿元,占绿色金融债券总发行规模的61.3%。其中,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最高,为2.48万亿元;平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增速最快,为204.6%。


四是数字化转型提速推进。2021年,中国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加, 6家大型银行和10家上市股份行科技投入合计金额为1633.31亿元,同比增长12.92%;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为3.39%,较2020年提升0.33个百分点;科技人员占比平均为7.12%,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其中,工商银行科技投入金额最多,为259.87亿元;招商银行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最高,为4.37%;平安银行科技人员占比最高,为22.1%。


五是普惠金融纵深推进。2021年,54家披露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总计11.40万亿元、平均增速为29.69%;41家披露普惠小微客户数的上市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平均户均余额为85.38万元/户,增量、扩面趋势显著,有效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六家大型银行中,建设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最多,为1.87万亿元;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位列前三,分别为53.15 %、52.5%、49.23%;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最低,分别为3.95%、4%、4.1%。


2022年经营环境呈现诸多变化

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再出发


邢炜表示,2022年,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承压,稳经济大盘任务艰巨,上市银行需克服潜在风险,寻找机遇,迎接挑战。


息差收窄压力犹存,营业收入增长面临挑战。一方面,利息收入继续承压。2021年,58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净利差为2.08%和2.01%,分别较上年下降0.14和0.15个百分点。在政策性降息、利率下调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的共同作用下,2022年一季度,新发放公司贷款利率为4.4%,比2021年全年水平下降0.21个百分点;净息差较2021年末继续收窄的上市银行超过20家。另一方面,非利息收入高增态势趋缓。2021年,在财富管理需求增强和低基数效应的共同推动下,58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规模快速走高,同比增长16.91%。2022年,受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转型、减费利民力度进一步加大等因素影响,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


预期信贷高增态势下资本持续承压,资本管理亟待加强。2021年,58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1%、11.53%,分别较2020年末提升0.22、0.2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0.16%,与上年持平,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与此同时,部分上市中小银行信贷资本消耗较大,存在资本补充的压力。进入2022年第一季度,上市城农商行资本充足率较2021年末下降的有22家,占比65%。在资本监管收紧、资本补充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上市银行资本充足情况将持续承压。


上市银行估值表现不佳,亟需提升市值管理能力。近十余年以来,中国础股上市银行存在估值偏低现象。2021年,42家础股上市银行平均市盈率为6.33倍,58家上市银行平均市盈率为9.41倍,均显着低于沪深市场的平均市盈率(22.24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金融监管趋严等因素,为中国上市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挑战,也让市场投资者在短期内对上市银行保留谨慎投资的态度。但长期看来,中国上市银行的盈利模式从规模和息差驱动逐渐转变为效益和科技驱动,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础股市场投资者日益成熟理性,市场将会给优秀的银行应有的公允价值。


邢炜表示,我国经济具有强劲韧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同时,政策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有针对性扩大最终消费和有效投资,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期,上市银行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科技赋能,不断完善金融产物和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有机平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以新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未命名.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邢炜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