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浙江网商银行主办的外滩大会见解论坛“银行业数字化 向金融健康进阶”专场活动在上海举办。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邢炜应邀出席并致辞,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亮,首席信息官高峰应邀出席。
邢炜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服务实体为本,持续改进小微金融服务,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继续推进结构优化,突出支持保障重点,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要以数智转型为机,谋划清晰的数智转型战略定位,实施正确的工作策略,大力培育和储备金融科技专业人才,提升创新发展动能。要以合规审慎为重,大力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稳妥有序推进数智转型,全面夯实科技安全管理,坚持科学稳健经营,以高质量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银行业数字化 向金融健康进阶”专场活动旨在落实由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发布的2023“助微计划”倡议书,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支持小微公司等市场主体加速回暖复苏。
来自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村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类金融机构和有关新闻媒体代表等近300人现场参加。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邢炜致辞
专场活动现场
附
深化数智创新转型 扎实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外滩大会见解论坛“银行业数字化 向金融健康进阶”专场活动上的致辞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 邢 炜
2023年9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银行业数字化 向金融健康进阶”专场活动。我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借此机会,围绕“深化数智创新转型 扎实服务高质量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以服务实体为本,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微公司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在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增活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大幅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7.4万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超过4115万户。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处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亟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成效,尤其是不断改进小微金融服务,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前不久,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共同发布2023“助微计划”倡议书,动员金融机构共助小微加速回暖复苏。一是保持总量合理增长。巩固小微公司信贷支持强度,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提升民营公司、中西部地区、叁四线城市、长尾客户、新市民群体的融资获得感和满意度,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结合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要求,通过深入一线、问需于客户,主动倾听小微公司意见建议,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二是继续推进结构优化。针对小微公司轻资产、弱担保等特点,运用纳税信用、知识产权、专利创新等信息,加大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供给。进一步加大对科创、制造业、绿色发展小微公司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叁是突出支持保障重点。加强对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小微公司的信贷支持,加大对创业就业、灵活就业和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支持,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就业。积极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二、以数智转型为机,提升创新发展动能
科技强,金融强。科技是金融腾飞的翅膀,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为了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性,2019年起小微贷款监管披露口径调整为普惠型小微贷款,我做了一下统计,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合机构2019年初的普惠型小微贷款市场占比分别是25.9%、18.7%、14.9%、39.3%,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这四类机构的市场占比分别是39.1%、16.3%、13.5%、28.7%。“一升叁降”,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市场占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但金融科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其二是精准营销和精细服务,其叁是风险防控能力的显著提升,这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人工智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展与应用仍处于持续探索之中,包括如何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都有待进一步的实践验证。
当前,全国性银行的科技应用较为领先和完善,但地方中小银行普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地方中小银行应积极稳妥推进数智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动能。一是谋划清晰的数智转型战略定位,把数智转型作为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推进,坚定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实施正确的数智转型工作策略,制定与发展阶段、经营特色和自身实力相适应“施工表”“路线图”,选择适宜的技术路径,集中力量攻破重点难点,不搞贪大求洋。叁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借助国家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东风,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大力培育和储备金融科技专业人才队伍。
叁、以合规审慎为重,坚持科学稳健经营
金融稳,经济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合规审慎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强监管、严监管为金融业整体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作出全面部署,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重大落实举措之一。
在总局党委坚强领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充分履行行业自律职能,积极引领银行业合规审慎经营,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议金融机构做好叁方面工作。一是大力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今年4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印发了相关自律管理文件,就全面贯彻监管规定,推广合作协议示范文本及27个数据清单,做到“五个自主”(自主管理贷款合同、自主开展授信审批、自主掌握信息数据、自主发起放款指令、自主管理品牌宣传)进一步作出部署。我们将持续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会员单位合规展业、落实标准、坚守底线,共同打造行业良好实践。二是稳妥有序推进数智转型。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根据消费者行为习惯和实际需要,合理规划不同金融产物和服务数字化线上化的实现方式与融合程度,保证服务质量。同时,尊重消费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持续提升人工服务质量,擦亮传统优质服务金字招牌。叁是全面夯实科技安全管理。更加重视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提升信息化时代的业务连续性稳定性,做实应对极端情况的金融服务应急保障预案,以“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确保安全防范“万无一失”。强化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与规范使用,有力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要求。
经济兴,金融兴。希望金融机构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务实行动在自身经营发展壮大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