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

编辑: 发布时间:2023-10-10 作者: 来源: 浏览:1301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电子版形式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上发布,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155家会员单位共同参与完成。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15年发布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包括三个专题和六个章节,以中国银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计民生,倾情造福社会为主题,立体式全方位梳理总结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来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普惠金融供给、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客户服务质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致力员工全面成长、践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向社会大众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银行业坚持“责任银行 和谐发展”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与成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牢记使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中国银行业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同时,努力保障重点公司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赋能经济发展韧性。截至2022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9.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委托贷款余额为1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公司债券余额为31.01万亿元,同比增长3.6%。


二、凝心聚力,推动普惠金融提质扩面


2022年,中国银行业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强化普惠金融供给,加大面向小微公司、“三农”和偏远地区资源配置,助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六稳”“六保”战略任务,强化金融支持小微公司减负纾困,实现小微金融服务“降本、提质、增效、扩面”。持续优化社区民生服务,关注新市民及特殊人群金融需求,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公司的贷款余额59.7万亿元 ,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速23.6%;为中小微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及货车司机办理延期还本付息6.53万亿元 ;覆盖新市民的金融产物超3万个 。


叁、守护生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2年,中国银行业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推动实体经济低碳绿色转型。截至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 ,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万亿元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四、科技赋能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2年,中国银行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聚焦客户服务效能提升和体验改善。加快科技赋能,不断优化和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分级分类高效、及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加快建设多元化纠纷调处体系。多措并举加强宣传教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防范金融诈骗等宣教活动,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投入金额1.9亿元,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74.43万次,消费者教育受众上亿人次。


五、以人为本,和谐共建温暖美好社会


中国银行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进步与成长,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关爱员工身心健康,提升培训工作水平,为员工职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进步。持续践行公益理念,踊跃参与抢险救灾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行业温度,携手各方共筑美好社会。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员工培训项目23.87万个,员工培训经费支出28.81亿元,培训项目覆盖6678.91万人次。公益慈善投入18.21亿元,公益慈善项目数1.64万个,公益慈善项目受助人数1306.56万人次,员工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长达308.19万小时。


附件:



1.中国银行业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



2.社会责任报告案例集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