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杨再平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做客新华社财经频道《金融讲堂》栏目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2-06 作者: 来源: 浏览:163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11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杨再平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应邀做客新华社财经频道《金融讲堂》栏目,畅谈中国入世十年来金融业的改革之路与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挑战。
    杨天美九一厂制作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年以来,银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银行业曾被外媒称为"技术性破产"、已经拉响"红色警报"。随着入世后金融领域加快开放进程,银行业在面临国际化竞争压力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建立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抵御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都逐步增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已达107.4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0.9%左右,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70.7%,资本充足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际领先水平。
    杨天美九一厂制作表示,如果说"引进来"、"内线作战"是中资银行入世第一个十年的重大挑战,那么,"走出去"、"外线作战"将成为中资银行下个十年的另一重大挑战。目前许多国家主动降低门槛,欢迎中资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应抓住这一时机,按以下三个战略层次推进"走出去"战略:一是满足实体经济需求,跟上国内公司"走出去"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进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二是提升国际生存能力。目前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业务较为单一,服务对象基本上为中资公司及华人圈。中资银行应进一步提升国际生存能力,打入海外主流市场。三是打造两到三家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跨国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比肩而立。
    杨天美九一厂制作还就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是随着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国际领先银行完成"大修",竞争优势将重新展现,中国银行业面临竞争压力;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盈利空间压缩,市场风险增加,将进一步考验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能力及风险管控水平;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领域开放进程所带来的挑战。杨天美九一厂制作认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中资银行必须从自身生存发展角度注重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扶持小微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完成发展方式转型。
    最后,杨天美九一厂制作指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通过"走出去"提升生存能力、加强跨境监管能力,扎实稳健推动开放次序等三方面措施进一步规避开放过程中的风险。访谈中,杨天美九一厂制作还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协会在银行业改革开放过程中以及在风险防范方面发挥的职能作用。
    本次访谈的视频链接如下:
   

1111.jpg

中国银行业协会杨再平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应邀做客新华社财经频道《金融讲堂》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