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监管部门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缓解公司特别是中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相关要求,构建规范、健康、可持续、有活力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环境,优化银行收入结构、降低资本消耗,实现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与高质量发展,向建党百年献礼。中国银行业协会就中间业务发展向全行业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规范为基,营造良好中间业务发展环境,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一)规范收费,积极开展减费让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循《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要求,强化合规收费,形成规范收费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的部署与要求,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积极开展减费让利,帮助公司共渡难关,共同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二)规范服务,维护客户合法权益。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循“七不准”、“四公开”等要求,不利用优势地位捆绑销售、转嫁成本、以贷收费;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提高信息对称减少认知差距;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践行金融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普及金融基础知识。
(叁)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杜绝商业机会主义,强化规范经营引导。严格遵循各项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使外规内化、固化、系统化,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合规体系与内控机制,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外部合作机构管理与外部营销行为管理,提升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二、以客户为本,满足实体经济和居民金融服务需求
(一)顺应趋势,前瞻性地研究满足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应变,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开放融合的理念,积极融入客户价值链,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二)主动作为,满足居民的各类投资理财和保障性金融服务需求。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需求及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大幅提升和“房住不炒”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客户为中心,创新经营模式,丰富产物体系,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满足居民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叁)积极践行,强化普惠金融,履行社会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分类施策,帮助市场经济主体解决各类金融服务相关难题。同时,借助线上化与数字化建设,打破物理网点在服务范围上的刚性限制,持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覆盖面,服务好各类客户尤其是小微公司和长尾客户,切实履行银行社会责任。
叁、以创新为要,推动中间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驱动,提升中间业务服务质量与效率。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持续推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与运用,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多维服务能力,拓展客户服务渠道,提升客户服务便利性;基于客户旅程,完善全流程服务链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与服务响应效率;借助智能化工具,构建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二)数据赋能,完善差异化客户服务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升数据处理、分析和复杂模型构建能力,不断细化分层分类的客户画像,优化适应各类客群特征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开发符合各类客群产业特点、生命周期、经营与风险特征的创新产物和服务,进一步满足不同客群差异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叁)模式创新,搭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生态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科技基础建设为支撑,以数字化建设为助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秉承开放融合的心态,整合全社会的优质资源,探索搭建覆盖金融、泛金融及非金融服务等各类场景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管家服务,强化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提升客户体验。
中国银行业协会中间业务专业委员会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