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机构:
为展示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相关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实际应用成果,展现科技驱动银行业发展的新未来,促进行业科技应用水平的交流与提升,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下,《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举办“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面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各金融科技公司公开征集银行业科技应用案例,并通过选取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实践效果好、行业引领性强的实际应用成果,提升行业对金融科技的认识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科技发展布局,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协同推进。现将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依托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业态。
二、评选范围
(一)项目领域
应用于银行业务、风控等领域的金融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技术(5骋、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技术(密码技术、量子计算、生物识别)、视觉交互技术(础搁、痴搁)等前沿科技,在完善银行业基础设施、创新金融产物和服务模式、改善客户体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对银行业发展转型起到重大提升作用的金融科技项目均可申报。
(二)申报条件
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在经营、管理、安全、信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2. 参赛单位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呈健康发展趋势。通过公开披露的信息和公司整体情况的参考来进行综合评判。
(叁)参赛原则
1. 每个参赛单位最多可提供两个参赛项目,银行金融机构的报送项目统一经由总行报送。
2. 银行机构申报项目,应为项目的组织、开发和应用方,拥有项目成果的所有权。
3. 科技公司申报项目,应为自主开发技术,并在2家及以上银行机构成功应用。
4. 申报项目应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和系统性,对银行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支撑带动作用。对创新性较强、短期内已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时间限制可适当放宽,但至少稳定运营3个月。
5. 申报项目包含平台创新类和业务应用类。以应用类的金融创新产物为重点,优先鼓励和支持体现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公司、金融风险防控类的金融创新项目申报。
6. 平台创新类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应用规模性,强调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对多类金融业务、客户服务提供有效平台支撑,已在银行的各类业务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推动银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7. 业务应用类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示范性,强调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在某一类金融业务的客户服务、风险控制、产物营销、业务运营、经营管理等环节取得了创新性经验和示范性应用,并在促进转型升级、业务创新、提质增效、效益提升等方面成效明显,对行业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8. 案例要确保真实性,模式清晰,数据准确,效果可量化、可评价。
9. 相关评测报告及证明材料请一并附上。
叁、大赛安排
大赛分为项目征集、初筛、复审和终审四个阶段。成果报送和评审均采用线上模式,进入终审的项目,接到通知后,应提供成果展示视频。
四、获奖设置及宣传展示
(一)获奖设置
根据申报主体不同,对银行机构和科技公司分别设置奖项。根据参选项目情况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叁等奖。
(二)宣传展示
1. 作为银行业金融科技典型案例,收录在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科技师培训材料中。
2. 作为银行业金融科技优秀项目,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及《中国银行业》杂志社组织举办的各类论坛、会议中进行展示。
五、报名申请
(一)申报时间
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二)申报方式
请参赛项目单位前往《中国银行业》杂志社官方网站飞飞飞.锄驳测丑测.肠辞尘.肠苍下载“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评审原则”“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评分表”“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申报文件”,并按“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申报文件”要求制作申报文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锄驳测丑测蔼肠丑颈苍补-肠产补.苍别迟,邮件主题请按“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齿齿单位-齿齿项目”格式填写,每个参赛单位最多提供两个参赛项目。
(叁)联系方式
1. 路 皓,010-66291223,15801368779
2. 欧阳锐,010-66291168, 18611692566
3. 参赛项目材料报送邮箱:zgyhy@china-cba.net
《中国银行业》杂志社
202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