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农村信用社要担当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编辑: 发布时间:2012-12-14 作者: 来源: 浏览:664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大家齐聚在美丽的合肥,共同研究如何推动县域金融改革发展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地方金融和县域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委员会、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地方金融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从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全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认为已经是新中国历史上农信社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高、风险最低、服务最佳、社会贡献最大的全新时期。目前,全国农信系统共有机构网点近8万个,从业人员近80万人,服务全国8亿多农民和小微公司,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农户贷款。经过60年的改革发展,现已组建农村合作银行170家,农村商业银行261家,其中,省级农村商业银行5家;农信系统银行类机构数量、资产总额分别占全国农信的18.2%和46.5%。据统计,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数量在县域已居于首位,成为县域金融的骨干力量。以山东为例,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公司、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断加大农村和县域金融服务的水平和力度,现已成为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客户超过7000万户,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3%;辖内95%以上的县级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存贷款规模位居当地第一位;机构网点达5200多个,农村地区网点占比近60%;涉农贷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全部涉农贷款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户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全部农户贷款的90%以上。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空间

    党的十八大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等对金融资源的需求量更大、需求面更广,加之国家对"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山东,农村信用社始终把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支持重点,完善金融服务,扩大信贷投入,在支持"三农"和县域发展中实现了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各项存款余额9282亿元,较年初增加1280亿元,增长16%,市场占有率达17.6%,新增市场占有率达19.6%;各项贷款余额670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达17%,新增市场占有率达27.3%。同时,山东省联社积极引导全省农村信用社紧跟当地经济发展主流,走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以寿光农商行为例,近几年紧跟当地蔬菜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支持蔬菜种植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公司,推动蔬菜种植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实现了自身持续发展。目前,寿光农商行存贷款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40%,不良贷款占比却仅为0.62%,拨备覆盖率超过750%,主要经营指标均位居山东乃至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前列。山东的实践说明,农村信用社只要始终坚持扎根"三农"和县域,始终坚持跟着农民走、跟上当地发展的主流,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农村信用社要始终坚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不动摇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信用社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离不开"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只有明确自身市场定位,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城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机构网点在县域,客户群体在县域,竞争优势在县域,支持发展"三农"和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始终把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根基,主动适应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业务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切实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二)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快推动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办贷效率,打造贷款"绿色通道"。要积极探索完善服务方式,拓宽县域客户融资渠道,把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农村城镇建设、农产物批发市场建设作为支持重点,不断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积极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存款、贷款、结算、投融资咨询等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物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实施科技引领战略,加快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电子银行业务,积极构建便捷畅通的网络服务平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建立完善符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公司治理机制,积极推动包括流程银行、风险防范、人力管理、产物创新、业务拓展等在内的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管理上的灵活性、经营上的亲民性和关系上的本土性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

    (五)加大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农信社是支农服务的主力军,而支农服务工作政策性强、成本高、风险大,需要国家在前期出台的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扶持政策主要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消化包袱。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产权关系、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承担大量政策性职能等原因,农信社形成了大量历史包袱和风险问题。当前,部分县级法人机构规模小、自我积累能力弱,仅仅依靠自身消化历史包袱难度较大,建议建立对农信社长期的、多渠道的扶持机制,帮助进一步消化历史包袱,壮大服务实力。二是平等对待。当前,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建议清理并取消对农信社的限制性政策,给予其平等的政策待遇,允许财政资金、社保基金等各类资金在符合条件的农信社存放。三是鼓励支持。农信社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建议对农信社所有乡镇营业网点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专门扶持政策固定下来。

    当前,地方金融机构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将大有可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愿与各地方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发挥好县域金融主力军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