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打造百姓心中的“暖银行”!广西农信系统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田林见闻

编辑: 发布时间:2020-12-15 作者: 来源: 浏览:387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苍产蝉辫;金融精准扶贫,是使命,更是能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广西田林农商银行交出了一份“出彩”答卷。
“农商银行扎根农村,助力脱贫攻坚不仅是国家政策,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所在。”田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德广对记者说,扶贫小额信贷的投放,对树立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激发“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意义重大。
多年来,田林农商银行聚焦精准,不断探索金融扶贫的最佳策略,让一股股“金融暖流”持续温暖着贫困群众的心田,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源源不断的农金力量。

 

近4年来,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32万笔6.83亿元;发放了全县99.30%的扶贫小额信贷,累计1.1万笔4.96亿元;助力全县实现7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累计减贫13055户54362人……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广西田林农商银行交出了一份“出彩”答卷。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由付出与汗水浇铸而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田林县是国定贫困县、自治区深度贫困县,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作为深耕本土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如何发挥金融的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如何破解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瓶颈”?是摆在田林农商银行面前的重要命题。

 

“农商银行扎根农村,助力脱贫攻坚不仅是国家政策,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所在。”田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德广对记者说,扶贫小额信贷的投放,对树立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激发“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意义重大,也为全县高质量脱贫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金融精准扶贫,是使命,更是能力。

 

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田林农商银行聚焦精准,不断探索金融扶贫的最佳策略,让一股股“金融暖流”持续温暖着贫困群众的心田,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源源不断的农金力量。

 

制定“暖政策”:

当好脱贫攻坚路上的“守护者”

 

走进田林县村集体经济沃柑产业园,金灿灿的沃柑挂满了枝头。

 

“这些果树是我的骄傲!”丰永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承勇站在果园里,指着由他亲手成功嫁接的无核沃柑对记者说,“但没有农商银行的资金帮扶,我们这件事做不成!”

 

据他介绍,2016年他联合8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创办的合作社,是全县第一家以沃柑新品种培育种植加工经营为主的专业合作社。

 

“创办初期,我们想尽了办法,钱还是凑不齐,农商银行的扶贫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回忆田林农商银行伴随合作社走过的日子,吴承勇感慨万千,“后来我们扩大种植规模,加上我研究嫁接技术,资金需求增加,农商银行的30万元贷款,又助了我们一臂之力。”

 

如今,丰永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已建成“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农户种植—运输销售”的沃柑产业链,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来源,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吴承勇获得田林农商银行帮扶的背后,是该行制定“暖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

 

那是2018年初的一个晚上,夜幕深沉,田林农商银行会议室里仍灯火通明。

 

“我们参与扶贫工作已经两年了,怎样才能发挥农商银行点多面广、扎根农村、紧密联系农民的作用,更好地为全县脱贫攻坚服务?”

 

“这两年来,贫困户发展缺乏资金,一直是大问题。”

 

“在融资方面,给贫困村、贫困户大力支持,才是帮扶的重点”……

 

党委扩大会议连续召开,全行领导、各部室及各支行负责人你一言我一语,投入地总结讨论前期的扶贫工作,谋划下一步的扶贫措施。

 

几天后,一份《广西田林农村商业银行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紧急通知》出台了,第一项内容就是“实施优惠贷款政策”,明确规定:

 

放宽贷款期限。对种植业、养殖业周期性较长的项目贷款,可不受产业限制,适当放宽贷款期限至3-5年。

 

提高授信额度。对础级信用户贷款额度最高提到5万元,对础础级信用户贷款额度最高提到8万元,对础础础级信用户贷款额度最高提到10万元。

 

实行差别化的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对可以享受优惠利率政策的农户实行名单制管理,础级以上信用户实行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30%,对信用村实行的贷款利率比非信用村的上浮利率低10%,对贫困信用户贷款一律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

 

同时,通知还制定了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的支持、加大对农村各类创业群体的支持、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资金互助协会的支持等多项涉及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苍产蝉辫;

 

3年多来,田林农商银行严格按照方案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建立起县乡村叁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一授二免叁优惠一防控”(评级授信,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期限优惠、贴息优惠,防控贷款风险)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小额信贷投放。

 

事实证明,扶贫小额信贷的有效发放,解决了贫困群体发展产业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为贫困户实现扩大生产规模、改良生产物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发展产业收益良性循环注入了新动能,成为他们开启脱贫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打造“暖服务”:

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沿着曲折的盘山路,来到田林县潞城瑶族乡油茶产业示范区,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映入眼帘。不远处,叁叁两两的村民正在油茶园里劳作。

 

“到了示范区需要用工的时候,周边的农户和贫困户都可以来干除草、施肥等工作,一天可以挣100多元,连续10天以上来干活,示范区还有奖励。”在山间的田埂上,潞城瑶族乡渭祥村党支部书记盘武帝告诉记者,油茶产业示范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除了直接帮助贫困户种植油茶脱贫致富,还带动了很多周边村子的贫困户就业。

 

“以前村民几乎没什么收入,也不知道去哪里赚钱,只能守着荒山过穷日子。”眼看着荒山变“金山”,盘武帝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感谢田林农商银行,帮助我们渭祥村从温饱走向小康!”

 

渭祥村曾是潞城瑶族乡的深度贫困村。盘武帝对田林农商银行的感激,源于该行全力帮助渭祥村脱贫致富谋出路,通过发展产业变扶贫“输血”为“造血”。现在,除了油茶种植、到示范园工作,养鸡也成为渭祥村群众的致富法宝。

 

“建鸡棚需要投入10万元,有了农商银行的扶贫贷款,我们才有钱建鸡棚、买鸡苗,生活越来越好。”家住渭祥村的脱贫户盘运志说,她和丈夫养了10000只鸡,每只鸡纯利润5元以上,一年可以出栏两批次半。“养一年鸡,本钱就回来了,第二年就脱贫了,但没有农商银行,我们真没有这个本钱。”

 

据了解,田林农商银行共为潞城瑶族乡发放涉农贷款850笔金额5861万元。其中,贫困户养鸡贷款55笔285万元,帮助240人脱贫致富,并助力该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远在深山,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做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这是田林农商银行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问题。记者发现,该行在助力产业扶贫方面,可谓下了一番苦工。

 

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构建“第一书记+农经员”新机制,让驻村第一书记作为行动主体,按照第一书记员、农经推介员、政策宣传员的角色互动和信贷投放关、风险管控关、精准扶贫关的责任定位的“叁员叁关”有序开展金融扶贫;创新“贫困村入股农商行”金融扶贫典型,援助300万元村集体发展资金,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守本增效。

 

在深挖扶贫特色产业价值方面,2016年以来,广西农信先后派驻10名“第一书记”和6名工作队员定点帮扶浪平镇江洞村、弄陀村等5个贫困村。作为驻地,田林农商银行浪平支行积极承担后援单位职责使命,为5个挂点贫困村办理涉农贷款4972万元,培育起猕猴桃、牛心李、油茶林、种桑养蚕及养殖田螺等“一村一品”产业。

 

在电商助力产业扶贫方面,发挥广西农信利农商城“金融+电商”平台优势,拓宽扶贫产物销售渠道,通过网站展示、专场展销、巡回展卖的宣传形式,打响浪平豆豆米、姬松茸等产物的品牌知名度,并推广到国企单位、电子商城、东盟博览会客商,激活了线上商户互联与线下批量团购的市场供需。

 

汇聚“暖力量”:

全力做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

 

“农商银行,服务质量好,又方便,是我们合作优先选择的银行。”谈及对田林农商银行的评价,田林晨曦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韦炳旦赞不绝口。

 

“目前,农商银行的1000多万元贷款已经满足了我们的资金需求。”在忙碌的加工车间,韦炳旦对记者说,“从1997年到现在,转眼20多年了,农商银行见证了我们一步步发展壮大。”

 

记者了解到,木业产业是田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晨曦木业在田林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不仅从一个小工棚发展到有4个厂房、年产量达6000多万元的大工厂,还带动了周边数百名贫困户稳定就业、稳固脱贫。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对晨曦木业的鼎力扶持,是田林农商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积极实践。

 

如何充分发挥农商银行的资金、人才、资源优势,联合地方基层组织优势,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这是田林农商银行努力破解并用心践行的课题。

 

2020年10月26日,田林农商银行党委联合田林县委组织部,分别在旧州镇平满村、八渡瑶族乡百六村举办“党旗引领+金融先锋—金融服务进万家”工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出征仪式和“整村授信”工作启动会,双方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合力创新农村金融与地方基层治理相结合的党建共创共建模式。

 

田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德广告诉记者, 为切实发挥“党旗引领+”优势,该行选派了14名金融顾问和33名金融专员深入基层,通过“整村授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普惠金融有效结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在此前,田林农商银行已常态化开展“金融五进村”,因地制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即:

 

金融政策进村,提高金融扶贫政策运用水平;

 

金融知识进村,提升基层干部群众金融素养;

 

金融人才进村,提供丰富金融扶贫智力支持;

 

金融服务进村,满足贫困村多元化金融需求;

 

银行电商进村,增强贫困村屯金融扶贫效果。

 

此外,田林农商银行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促进普惠金融落地生根。截至2020年10月末,累计创建信用乡镇11个,信用村135个,建档、评级授信农户50911户,发放建档立卡信用户39788户,贷款金额36.45亿元。

 

结  语


像树木扎根大地,像种子和泥土相依。


为践行“田林人自己的银行”这一承诺,田林农商银行始终与百姓风雨同舟,与贫困群众共谋未来,全力点亮他们奔向小康的幸福梦想。

 

为织密织牢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田林农商银行的“红马甲”队伍,常年行走在田间地头、奔走于公司厂房,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他们不仅走村串户宣传金融知识,还帮着农户收割庄稼;不仅送去最新的金融政策,还帮着群众寻找致富门路,销售农副产物,全力打造亲和的品质银行……

 

这,就是农金人,脚下沾满泥土的“暖心人”。

 

这,就是农商银行,一家百姓心中的“暖银行”。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