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北京农商银行 为老年人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编辑: 发布时间:2021-01-07 作者: 来源: 浏览:833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坚持“人工服务+智能机具”相结合,不断改善为老适老全能服务,成为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纽带。


该行搭建专属服务渠道,在近400个街、乡、镇建立“一对一”养老金融专属服务通道,初步搭建以养老助残卡为核心,涵盖养老保险资金发放、养老补贴资金发放、养老金融产物等在内的养老资金服务框架和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日臻完善。


养老助残卡 让老人老有所依


“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以下简称“养老助残卡”)是北京市老年人享受社会优待、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政策与服务的身份凭证。

 

自2014年起,北京农商银行成为北京“养老助残券变卡”项目的中标银行,与北京市民政局对接全市60周岁及以上未申请养老助残卡老人存量数据,建立养老助残卡预审核客户信息库。

 

该行迄今已累计发行养老助残卡470多万张。

 

该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0周岁及以上京籍老年人和持居住证的常住外埠老年人,可在满60周岁生日的前6个月内到北京农商银行任意网点申办养老助残卡。

 

一张小小的养老助残卡,涵盖了不少优惠:免费乘公交车、免费逛公园、在签约商户可享受优先优惠服务,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收到市财政按月发放的补贴。

 

养老助残卡还发挥金融滨颁卡多场景应用的特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

 

北京农商银行丰台支行靛厂分理处是该行服务老年人的典型。

 

分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年人客户占比80%以上,不少人是办理养老助残卡后成为该行客户的。一些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到网点办理业务,分理处会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根据规定,如果卡主本人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网点,但意识清醒,需要两名网点工作人员共同到客户家中与本人核实相关代办业务,待确认无误后由本人及代办人在委托代理书上共同签字确认。”分理处负责人介绍。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今年上半年,客户王某来到分理处,称自己母亲忘记养老助残卡密码,且母亲有视力障碍,不方便来网点,自己随身携带母子二人的身份证,希望能重置密码。

 

根据规定,重置密码必须本人办理。分理处两名工作人员便与王某一同前往家中,让老人签署了委托代理书并按了手印。当天办妥了所有手续。

 

这样的上门服务经常会发生。“养老助残卡陪伴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北京农商银行个人金融部一位负责人表示。

 

北京农商银行所承接的不仅是470万张养老助残卡发卡业务,也承接着养老助残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职责。


拉近服务距离 增强彼此情感与信任


在采访中,北京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年轻客户不同,他们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信任。

 

“不少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理解与交流。”

 

北京农商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介绍,很多老年人到网点来,有办理金融业务的需要,也想更多感受到面对面交流的关怀。

 

北京农商银行花乡支行的老年人客户占比在七成以上。它也是北京农商银行第一批完成智能化改造的网点。

 

记者一走进花乡支行,就看见各种智能机具整齐排列。机具前,几位客户经理正耐心向老人们提供服务。

 

“我们在柜台外面与老人沟通,老人听得更清楚,沟通更顺畅。在柜台内办10分钟的业务,在柜台外5分钟就能结束。”

 

花乡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高柜到智能机具,工作人员与老人们缩短的物理距离带来更加友好的沟通体验。

 

她表示,应用智能机具,客户经理近距离提供服务,老人的反馈更为积极。

 

“他们会马上告诉你‘我听明白了’‘我觉得你讲得特别好’之类的。”这位负责人认为,物理距离的缩短,给老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慰藉。

 

但是,老年人对情感慰藉与人文关怀的需要,也让他们容易成为各类诈骗的目标。

 

对此,北京农商银行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知识科普,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理财服务。

 

王金国是海军装备部的军休干部,和老伴共同成为北京农商银行丰台支行靛厂分理处的客户。

 

随着和北京农商银行打交道增多,王金国感觉,这里对老年人的服务贴心周到,不仅为他推荐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物,还会在理财产物到期之前提醒他。

 

该行工作人员还面向老年人开展金融知识小课堂,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可。

 

北京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老年人的实际金融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努力为老人提供涵盖衣、食、住、行等高品质、多层次、全方位专属服务。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