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行稳致远!邢台农信在党建引领中夯实发展之基

编辑: 发布时间:2021-06-23 作者: 来源: 浏览:370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成立近70年、拥有5000多名农信人的邢台农信,始终坚守初心,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掀开了党建引领、加快发展的崭新篇章。


01

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破茧成蝶


近年来,邢台审计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履行省联社赋予的职能,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指导完成18家县级行社党建工作要求写入章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强力推进省联社党委在邢台农信系统的垂直领导,加快推进县级行社股份制和农商银行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党的组织关系,增强农信社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2016年9月1日,邢台审计中心挂牌成立,截至2021年5月末,全市18家县级机构中,已开业农商银行数量达到12家,股份制县级行社1家,居全省前列。其中,邢台农商银行于2012年12月15日挂牌开业,是河北农信系统启动“双改”工作以来第一家成功改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于2019年1月17日,邢台农商银行股票正式在“新叁板”上市,开创了河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全市5000多名农信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牢牢把握改革不动摇,有效完善各项经营制度、管理制度、内控制度,有效完成股权关联交易整治、股权管理系统建设和股权托管等系列工作,有效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截至2021年5月末,邢台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664亿元,各项贷款额1095亿元,资产总额1825.92亿元,其中,2020年10月,邢台农信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邢台市首家贷款规模超过千亿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纳税总额连年位居全市前五名,累计纳税33.73亿元,连年被评为“第叁产业十大纳税公司”“邢台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和“群众最满意金融机构”,得到了邢台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为邢台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新时代建设不断贡献农信力量。


02

坚守初心:支农惠小,振兴乡村


邢台农信始终牢记服务“叁农”的初心使命,坚持“立足叁农、面向县域(社区)、服务中小公司”的市场定位,全力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自2010年7月开始,邢台农信先后开展了“农信进万家”“信贷百千万”“百行进万企”等活动,不断加大支农支小力度。2021年5月末,全辖涉农贷款647亿元,小微公司贷款余额79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和小微公司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系统全部贷款余额的59%、73%,分别占全市银行业同类贷款的42%、60%,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坚持脱贫攻坚与“双基”共建相结合,自2016年起推动实施“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截至2021年5月末,全市已建档评级52.56万户,已授信20.71万户、授信金额531.53亿元,已用信12.38万户、用信余额117.4亿元;已创建信用村1324个、信用乡(镇)10个、示范区27个。同时,累计派出扶贫工作人员667人次,捐款捐物197.85万元,主动加强与市县扶贫部门对接沟通,掌握当地扶贫计划,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带动贫困地区农户共同致富,累计精准扶贫贷款金额7.95亿元,惠及4467户贫困户。其中扶贫小额贷款1881笔余额8255万元,有效对接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为全市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动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和融入邢台“3+2+2”产业发展体系,紧跟当地政府农业产业规划确定贷款投向,重点投向500万元以下普惠型涉农和1000万元普惠型小微公司,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放普惠型涉农贷款195.55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251亿元。


积极开展“金融夜校”“金融大集”等“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拉近金融与乡村的距离。持续推广建设新型小贷中心,大力发展小贷业务,全面实施信贷结构转型。全市18家县级行社的新型小贷中心,按照“定位符合县情、模式不拘一格、产物体现特色”的总体要求,相继推出“邢襄小贷”“和合别贷”等20余种小贷产物,切实满足实体经济主体差异化需求。


03

创新发展:科技赋能,包容求进


在河北省联社的科技支撑下,邢台农信各项业务管理逐步实现数据化、信息化、电子化。陆续开通财务、稽核、人力资源、信贷管理、办公自动化等7大类104个应用系统,为全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先后上线现代化支付、银联和农信银清算、反洗钱、联网核查、电子商业汇票等多项支付结算管理系统,架起了邢台农信走向现代支付结算的“高速路”。完成生产网网络架构和主机设备升级改造,2018年1月19日,成功切换上线第二代核心业务系统,2020年9月12日,成功上线新信贷系统,实现了“客户服务、业务创新、运营支持”叁大核心业务领域的飞跃性提升。


致力于打造支付场景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2018年,开始创新推出“农信别购”聚合扫码支付业务、“随别汇”等别系列产物,打造了手机支付业务新模式。2011年9月12日,邢台农信大力实施“农信村村通”工程,通过布放贰笔翱厂机具,向村民提供查询、存取汇、还款还息等便民金融服务。2020年7月,搭建了以政务数据为支撑的邢台首个金融服务平台--“邢易融”,这是邢台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平台累计注册公司账号4081个,累计注册公司3746家,入驻金融机构32家,累计注册通过公司2913家,发布特色金融服务产物198款,发起融资需求订单442笔,授信成功107笔,共计授信金额5.75亿,平台的线上金融服务给金融业及公司带来了极大便利,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公司少跑腿”,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效率。

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积极探索智能化、场景化的“智慧银行”服务建设。打破传统的一排式的人工柜台,在大厅内引入自助柜员机、智慧柜员机等自助设备,实现自助办卡、行内转账汇款、自助签约、密码管理、挂失补卡等7类、10余项业务的自助办理,提升网点服务效率。


全辖18家县级行社(其中12家农商银行,6家县级联社),518个基层营业网点,累计布放自助机具920台,离行式自助设备60台,发展助农取款点2437户,让偏远农村地区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就能轻松取款。积极发挥移动金融、线上金融、场景金融服务优势,让“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服务”的普惠金融形象深入人心。截至2021年5月末,邢台农信信通卡存量696.62万张,金融滨颁卡563.21万张,发放社保卡180.29万张;发展移动金融服务客户329.92万户,其中:手机银行签约客户144.93万户,网上银行累计开通24.49万户;微信银行签约客户64.93万户,电话银行客户55.68万户;发展聚合支付商户14.66万户,“农信别缴费”合作单位16家;实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04

塑造品牌:践行责任,情系邢襄


近年来,邢台农信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全辖广泛开展评优树先活动,积极营造对标先进、激励干事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员工培训、岗位练兵、视频大讲台、内训师培训等活动,举办健步走、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比赛,提高员工素养;推进河北农信统一视觉形象标识工作,指导18家县级行社开通内网办公平台、微信公众号,搭建业务交流新平台和展示农信形象的新窗口。全面创建星级网点和“五小建设”,辖内全部网点达到础级标准。内丘智能金库异地值守和沙河网点远程智能值守试点圆满完成,“金安通”智能安保系统研发试点效果良好,并在全辖推广,在河北农信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安保检查及管理的电子化、无纸化,开启了“线上+线下”“现场+远程”安保管理新时代。


邢台农信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担当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3569次、29700多人次参加,积极开展赈灾救灾、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全辖18家县级行社累计公益捐赠2195.4万元,其中:直接向红十字会捐赠资金564.4万元,捐资助教、扶危济困捐款捐物536.22万元,支持各类公益活动冠名捐助390.6万元,2016年抗洪救灾捐款捐物价值200万元,被市政府评为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2020年助力抗疫捐款311万元,捐赠物资价值69万元。同时,认真落实助学贷款政策,帮助优秀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踏着迎接“十四五”新开局的激昂鼓点,邢台农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坚定不移地立足主责主业,始终不渝地坚持支农支小方向,继往开来、破浪远航,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