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近日制定出台《2021—2025年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对“十四五”金融工作作出详细规划。《意见》设置了2021年的短期目标和2025年的长期目标。
2021年目标主要包括: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净增47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60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净增120亿元等。到2025年末,山西农信社服务“叁农”力度明显增强,新增贷款投向当地的比例不低于70%,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达到80%以上,各类金融产物服务供给丰富,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落实好山西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近日制定出台《2021—2025年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对“十四五”金融工作作出详细规划。
《意见》明确,全省农信社系统将充分发挥“叁农”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产物服务,把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农业农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2021年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
净增470亿元
《意见》设置了2021年的短期目标和2025年的长期目标。
2021年目标主要包括: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净增47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60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净增120亿元。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满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21 年,山西省联社将引导全系统倾斜信贷资源,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涉农领域各类主体的支持力度,并突出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三大战略、五大平台、10 大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截至5月末,全省农信社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余额4699.48亿元,较年初净增203.71亿元。
到2025年末,全省农信社服务“叁农”力度明显增强,新增贷款投向当地的比例不低于70%,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达到80%以上,各类金融产物服务供给丰富,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大幅提升。
山西农信社将通过“四个衔接”“四个聚焦”,推动完成“十四五”目标。
“四个衔接”包括:一是组织机制衔接。省、市、县各级机构“扶贫金融服务领导组”建制调整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组”,单设乡村振兴部门,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二是机构队伍衔接。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机构职能、人员配置进一步加强,继续执行现有定点帮扶政策,落实常态化驻村机制,确保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叁是金融服务衔接。持续满足过渡期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的信贷需求;积极对接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项目,加大产业贷款投放力度。四是考核考评衔接。按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整体推进县、先行示范县分类对108个县级行社实施差异化考核,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
“四个聚焦”包括:一是聚焦“叁农”领域短板。围绕农产物加工业、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农产物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现代农业园区、“六新”产业项目等建设工程,主动对接,加大投放,巩固叁农发展基础。二是聚焦产业集群。大力支持3大省级战略、5大平台、10大产业集群以及粮食、蔬菜、特色水果等9大产业上下游,推动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坚持“以农助旅、以旅兴农”,支持探索农业与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叁是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将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创新抵押担保模式,提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支持农业龙头公司做强做大;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四是聚焦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及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适应乡村振兴金融需求
创新推出36款信贷产物
为适应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山西省农信社创新产物服务,结合全省地域特点、行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全省信贷产物进行梳理、整合、创新、研发,推出6大系列、14大版块、3个平台、36款信贷产物,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信贷产物体系。
针对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推出了富农贷、富业贷、富强贷等7款产物;
针对小微公司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了兴旺贷、兴业贷、兴晋贷等7款产物;
针对居民消费和特定人群,推出公薪贷、天使贷、园丁贷、先锋贷等特色产物,基本上覆盖了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
36款信贷产物目前已经嵌入信贷系统,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迅速扩大农信社信贷产物的知名度,提高覆盖面,争取在短期之内融入市场、贴近客户,发挥功效。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帮助农信社扩大宣传,共同推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加大金融政策落实力度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针对过渡期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的信贷需求,省农信社贯彻落实有关政策,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对象是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可依照执行。原则上5万元(含)以下,3年期(含)以内,执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尝笔搁),免担保免抵押,财政给予贴息。脱贫攻坚期内,对于符合展期(续贷)条件的,过渡期内可展期(续贷)一次。二是合理追加贷款。针对部分已脱贫人口需要扩大经营的,可予以追加贷款支持,追加贷款后,单户不超过10万元,5万元以上部分贷款不予贴息,也不纳入风险补偿范围。叁是支持扩大经营。针对大额合理信贷需求的,可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农担贷、富农贷等产物予以支持。
针对小微公司融资需求,2021年,山西农信社设定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净增120亿元,下沉服务重心,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截至5月末,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较年初净增203.71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较年初净增89.67亿元。一是确保“两增”。继续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作为投放重点,2021年实现此类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的“两增”目标。二是延期两项货币政策。继续落实好“普惠小微公司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公司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两项货币政策延期至2021年底,缓解小微公司资金压力。叁是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持续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对信誉良好的个体工商户、小微公司给予信用贷款支持,解决担保难、抵押难问题。四是争取政策支持。利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加大对小微公司支持力度。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建立小微公司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供小微公司融资担保等服务,共同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