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今年以来,广东农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制化险为保障,以“普惠银行”“合规银行”“本地银行”“数字银行”四个转型为主抓手,突出硬指标,落实硬举措,加强数字金融产物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整体谋划 业务发展取得新成效
广东农信围绕“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的部署要求,以网格化营销和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围绕户户通工作目标,创新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和“勤劳金融”指数,通过两大指数引领和推动辖内农商银行业务发展取得新成效,存贷款保持省内银行业首位。
截至6月末,广东农信各项存款3.0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61%;各项贷款2.0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32%,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7.2%和14.85%,继续保持省内银行业首位。其中东莞、南海、中山、江门、惠州、鹤山、龙门、蕉岭等地区农商银行日均存款增长对比年初超过8%;东莞、惠州、化州等地区农商银行日均贷款比年初增长超过15%。
坚持下沉服务重心 普惠金融迈出新步伐
广东农信不断深化拓展普惠金融的内涵,通过“叁个连接”(连接政府、乡村、产业)和“五个畅通”(政务通、信用通、信贷通、理财通、销售通),将广东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服务平台打造成为广东社区、乡村、农区的“金融中心”“生活中心”“价值中心”,让普惠金融服务无处不在。
截至6月末,广东农信8成贷款投入到实体经济,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近20%,小微公司贷款余额938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365亿元,继续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整体完成了涉农贷款和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监管考核目标,其中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余额2496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47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03亿元,比年初增长11.4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35个百分点。
同时,广东农信大零售贷款转型同步持续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广东农信大零售口径贷款余额7977亿元,比年初增加687亿元,增速9.42%;大零售贷款占各项贷款的39.95%,比年初上升0.36个百分点。
试点机构澄海农商银行自开展“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以来,建档、授信数额均取得了较大提升,在揭阳地区通过全员营销“榕江”系列等小微产物,上半年小微信贷新增投放1120户、5.86亿元,有力推动信贷业务向大零售转型,促进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坚持强化监管 资产质量实现新提升
广东农信强力推进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切实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快化解不良历史包袱,在高风险机构处置、做实贷款风险分类、推进阳光信贷工程等方面持续发力,严控增量,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叁位一体”的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人员的风险预警和防控全覆盖,切实提升信用风险防控效能。
截至6月末,广东农信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2.76%,比年初上升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
广东农信自2018年启动实施监管评级提升战略以来,加强服务协调和沟通指导,引领辖内农商银行方向一致、上下一心,将改制与评级同部署同落实,认真贯彻“五个一”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五个规范”基础达标工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主动向依法合规转型。
经过叁年持续的努力,广东农信辖内农商银行监管评级提升成效显着。去年末,全省农商银行监管评级良好机构(2级)和合格机构(3级)数量及占比大幅提升,2级机构达到19家、3级机构达到42家,24家机构实现评级(含档次)提升;央行金融机构评级方面,一季度2-4级机构62家,占比达到85%。
坚持科技赋能 数字转型取得新突破
广东农信积极探索适合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十四五”滨罢规划稳步推进,基于云化、平台化、中台化的全新科技基座基本建成,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速,去年推出全新手机银行4.0,依托云计算、数据实时决策等全新技术平台研发,聚焦打造一个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的超级础笔笔。
截至6月末,广东农信手机银行注册用户数为1668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2%;上半年累计交易笔数2695万笔,同比增长35%;交易金额3898亿元,同比增长28%;2021年4月中旬成功上线普惠金融户户通APP 1.0,目前下载安装数量已达5583次,注册用户数达1888户,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成。
同时,广东农信成功投产网络金融风险监控平台,与省政数局、省医保局等省级平台合作成效明显,迈向“数智”农信的步伐不断加快。&苍产蝉辫;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主动把握广东发展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的重大机遇,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等,强化服务“叁农”主战场,打好创新发展协同战、差异化发展阵地战,奋力完成高风险机构清零目标,创新清收不良贷款,遏制新增不良反弹,加大违规违纪问责力度,切实提升金融风险管控水平,努力推动广东农信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