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今年以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全力推进全省农信系统实施小微金融工程叁年行动计划,加大小微公司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资源投入力度,有效推进“百行进万企”活动,重点推进小微公司首贷户拓展,确保融资精准对接,帮助降低小微公司融资成本,满足小微公司特色化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一批批“小巨人”茁壮成长。截至8月末,浙江农信“小微速贷”贷款户数58631户,贷款余额773.62亿元,贷款余额增幅达83.73%;“小微易贷”贷款户数24561户,贷款余额142.99亿元,贷款余额增幅达314.18%。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加快创新步伐,结合金融服务特点,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牵引作用、撬动作用,打造“硬核”成果,以更系统、全面、扎实的改革成效赋能小微公司发展。
今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全力推进全省农信系统实施小微金融工程叁年行动计划,加大小微公司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资源投入力度,有效推进“百行进万企”活动,重点推进小微公司首贷户拓展,确保融资精准对接,帮助降低小微公司融资成本,满足小微公司特色化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一批批“小巨人”茁壮成长,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该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农信贡献。
推进数字金融
线上线下满足小微“短频快”需求
浙江省农信联社着力提升公司金融产物服务质效,以数字化引领、赋能,在创新推出“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的“小微速贷”信贷产物服务模式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决策引擎、机器学习建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小微易贷”信贷产物服务模式,实现客户“在线申请、在线签约、在线放款”,持续满足小微公司“短、频、快”特色和多元化流动资金需求,引导实现“无还本续贷”线上化,缓解优质小微公司转贷压力,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截至8月末,浙江农信“小微速贷”贷款户数58631户,贷款余额773.62亿元,贷款余额增幅达83.73%;“小微易贷”贷款户数24561户,贷款余额142.99亿元,贷款余额增幅达314.18%。
“以前公积金贷款手续非常繁琐!现在通过‘浙里办’申请贷款仅用了不到半小时!”家住衢州市区的吴先生坦言。今年以来,浙江农信辖内柯城农商银行立足数字化改革,重塑公积金贷款办贷流程。将原有的近10种纸质资料、40张表单、15次签字的流程整合成4条验证短信、3次刷脸、2次线上签名和1次线上表单填写,办贷时间由90分钟降至30分钟以内。同时,通过多部门数据互通后,客户只需登陆“浙里办”进行贷款申请,系统后台会自动判断客户是否满足融资条件,审批也由“分步”转变为“同步”。
“3分钟申请,1分钟放款,还不用跑银行,真的太方便了。”近日,德清县天之成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女士顺利获得了浙江农信辖内德清农商银行纯线上“小微易贷”250万元信用贷款。浙江农信“小微易贷”实现了以“大数据”挖掘“小信用”,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把线下申请、审查、评估、审批等繁冗手续简化为线上流程,是贷款“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有力体现,真正做到让小微公司“足不出户”就申请到贷款。
截至8月末,浙江农信小微公司(包括小微公司主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户数为140.15万户,较年初增长9.39%。小微公司贷款余额为13808.54亿元,较年初增长13.86%,小微公司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8.97%。其中小微公司首贷户拓展4.53万户,占全省银行业的56.76%。
发展供应链金融
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银行与核心公司建立连接,并将服务渗透到其产业链生态圈最为有效的路径。浙江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信系统持续优化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
截至8月末,浙江农信供应链金融服务核心公司135家,较年初增加41家,服务上下游客户715户,较年初增加174户,合同签约金额4.89亿元,较年初增长53.78%,贷款余额3.83亿元,供应链贷款余额增幅63.27%。
抓住龙头公司一个点,把好上下游公司一条线,就能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浙江农信辖内永康农商银行着眼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以“链”式金融综合服务为导向,在原“1+狈”供应链贷款基础上,建立供应链数字清单,精准定位小微公司,创新“链贷通”贷款产物,帮助上下游公司解决融资难题。
浙江大邦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扫雪机等中小型设备生产,是位于供应链数字清单上的一家核心公司。通过清单数据可视化,该行清晰地了解到其上游零配件制造商、下游销售商100余家。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资金趋紧在核心公司、供应链公司之间传递。基于“强链、补链”,以及“一链一策一方案”工作思路,该行与大邦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签订供应链金融服务协议,为其上下游公司制定了集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截至8月末,该行已为其12户上下游供应链公司办理“链贷通”贷款,共计1700万元。
“太好了,有了这个数字证书模式的供应链融资方式,我再也不怕上游公司因为原材料囤积不足而无法准时为我们供货了。”凯奇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开心道。
今年6月,浙江农信辖内永嘉农商银行在“学党史、办实事、解难题”专题走访中了解到该公司存在供应链融资难题后,立即将其列入问题清单,研究解决方法。结合实际,该行联合县人行、中征运营平台和该公司多次沟通、探讨,最终决定以数字证书模式对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予以解决。该模式落地后成效明显,核心公司通过中征平台提供担保可有效防范上游公司虚假融资、重复融资,且大幅降低了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
助推金融开放
打造服务外贸公司全生命周期产物体系
“多亏了农商银行的‘关贸贰贷’产物,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线上申请,按需贷款,随借随还,方便灵活!特别是放款速度快!”义乌市瑞雱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关贸贰贷”是浙江农信首款本外币一体化的线上融资产物。该产物充分运用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合海关、税务、征信多维度信息,以外贸公司海关报关场景为授信介入起点,以出口收汇为主要还款来源,为外贸公司核定融资额度,并提供循环额度。
关贸贰贷、退税融贰贷、出口贰贷、池融资线上贷款、跨境电商海外仓智融、区块链秒贷……自动入账、实时结售汇、自助挂单结汇……为持续优化外汇营商环境,有效满足公司客户多元化外汇业务需求,浙江省农信联社持续提高小微外贸公司金融服务质效,打造丰收“汇管+”产物,实现对公国际业务全线上、全流程办理。截至8月末,浙江农信为11.46万小微外贸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其中外贸公司3.76万户,占全省外贸公司户数的43.51%,同比增长0.99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大力推进省级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发挥“小法人、大平台”的系统优势,帮助县级行社解决做不了、做不好或做了不经济的事。
浙江省农信联社首创省级联社外汇清算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跨境清算账户和厂奥滨贵罢通讯渠道,强化国际反洗钱风险防控等措施,实现跨境资金集中收付,为支持行社发展国际业务,更好满足公司外汇业务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8月末,浙江农信国际业务结算量达329.76亿美元,居全国农信第一。
通达四海、买卖全球,浙江义乌不仅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也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如浙江农信辖内义乌农商银行强化数智赋能,依托义乌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结汇业务,实现银行开展业务平台化、贸易背景验证线上化、市场主体结汇便利化与外汇管理围栏化,为公司提供“交易+结算+融资”本外币综合服务。截至8月末,该行已为1718家涉外公司办理外汇结算业务62154笔,金额29.34亿美元。
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龙游商帮走天下。日前,龙游新丝带商贸有限公司通过浙江农信公司网银获得15万元“退税融贰贷”纯信用专项贷款。据了解,浙江农信辖内龙游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面临资金紧张难题,但公司每个月都有较大海关出口数据及退税金额。该行工作人员就向公司负责人推荐了外汇特色产物“退税融贰贷”。该产物通过大数据建模核定信用额度,为公司提供数字化、线上化、纯信用的出口退税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