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浙江安吉农商银行紧扣“30?60”目标,创新建立“银行碳账户”“员工碳账户”“公司碳账户”“两山绿币碳账户”,以数智赋能机构运营、员工个人、公司客户、社会治理四大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经验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关注。截至6月底,该行发放绿色信贷(人总行口径)52.75亿元,占所有贷款20.05%;累计实现节约标煤量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万吨。
截至6月底,该行发放绿色信贷(人总行口径)52.75亿元,占所有贷款20.05%;累计实现节约标煤量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万吨。
这是浙江安吉农商银行作为“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示范点”,坚持绿色普惠金融助力地方绿色发展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今年,安吉农商银行紧扣“30?60”目标,在湖州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发布了全国首个地方法人银行“碳中和”银行建设规划图,辖内天荒坪绿色支行建成全国地方法人银行首家“碳中和”试点支行,并创新建立“银行碳账户”“员工碳账户”“公司碳账户”“两山绿币碳账户”,数智赋能机构运营、员工个人、公司客户、社会治理四大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近期,相关经验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关注;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发放全国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致函安吉县对该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内部改革
推进机构低碳建设
网点低碳节能改造。为天荒坪绿色支行量身定制“双碳”智慧楼宇改造方案,利用网点二楼和叁楼屋顶作为面积载体设立光伏站点,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慧发电路灯、充电桩建设,全电厨房及空调设备的节能等改造,实现光伏供能、储能、节能叁大功能有机结合。该行2020年度用电、用燃气产生的碳排量为46772千克,经节能改造后将减少碳排量8617千克,同时层顶光伏发电量将达到72900碍奥丑,减少碳排放量38243千克,外购电力碳排“碳中和”率达到100%。
实施低碳办公。《制定安吉农商银行“碳中和银行”绿色办公考核办法》,从用水、用电、用纸、办公耗材等维度综合考评,每月开展检查,进行评分,并通过划分“绿、蓝、橙”叁色楼层(部室)实现直观的评分晾晒,促进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办公运营。截至目前,已开展检查5次,通报5次。
建立“碳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创新建立“碳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将低碳信贷投放纳入“绿色信贷”FTP考核机制,并结合各单位“员工低碳办公常态化”“低碳出行节能降耗”“落实垃圾分类”等,建立机构 “碳账户”,挂钩绿色金融年度考核,达成全行上下低碳发展的共识。
全行聚力
提高员工低碳意识
打造绿色培训体系。成立教育培训部,设立“安芯学堂”,全力打造“安芯‘叁色’人才发展体系”。主推绿色专业系列,涵盖信贷专业人才培养系列项目、网点专业人才培养系列项目、部室专业人才培养系列项目,打造从业务中萃取知识,用知识反哺业务的能力。截至目前,已设计课程3门,参与学员543人次。
开展宣教中心建设。在“碳中和”试点支行天荒坪绿色支行网点大厅开展“碳中和”宣教中心建设,通过展板、电子屏、滑轨屏等场景布置,将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节能减排的发展观植入到为小微公司、个体等提供普惠金融的经营活动中,让学员能够直观地了解“碳中和”理念。目前,配备“碳中和”5名宣讲员,已开展集体宣教活动56场,从提高员工意识逐步推广至社会宣教。&苍产蝉辫;
倡导绿色低碳行为。建立员工“碳账户”, 开展员工个人碳足迹管理,一方面针对员工通勤出行、办公用纸和垃圾分类等维度,测算员工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从员工参与绿色支付、低碳活动等方面,折算员工的绿色低碳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动态记录员工日常的碳足迹。以天荒坪绿色支行专属公益林为试点,组织全行员工参与植树造林,营造行内绿色低碳氛围。
创新实践
引导公司低碳转型
推动制造公司节能降耗。针对制造公司创新推出“锅炉改造贷”“绿色工厂贷”“两山绿色制造贷”等特色产物,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指标作为制定差异化动态授信的政策依据,实行分层管理。截至目前,发放超18亿“绿色工厂贷”支持180家绿色星级工厂低碳转型;发放8850万元资金用于辖区内35家公司开展锅炉改造;推出10亿元“碳中和”助力贷专项低息贷款,用于公司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低碳改造等方面。
支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推出 “两山农林贷”“两山白茶贷”,为绿色农业主体提供专属融资服务。根据产业的集中特点,提炼绿色经营的指标因子,建立标准化的授信体系,开展批量授信。截至目前,为75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主体发放“两山农林贷”6.46亿元,为2496户白茶经营主体发放“两山白茶贷”7.03亿元,固碳量达25万吨。创新“竹林碳汇”质押贷款,将辖内报福镇山里人家庭林场1000余亩竹林产生的碳减排总量作为质押物,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顺利投放全国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
助力服务行业低碳循环。针对性开发“两山乡居贷”绿色信贷产物,将经营主体的绿色环境、绿色建材、低碳运营、节能降耗设施建设等指标维度作为利率定价的重要因素,支持经营主体进行经营场所排污设施改造、绿色建材占比提升、绿色家电购置等,引导农家乐、民宿等向规范化、绿色化经营转型。截至目前,为608户民宿、农家乐主体发放“两山乡居贷”3.52亿元。
服务大局
助力社会低碳发展
融入“两山”试验区建设。落实浙江省农信联社与安吉县人民政府支持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内容要求,在未来五年内累计提供不少于500亿元意向性融资额度,为安吉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为县乡两级“两山银行”提供首期10亿元的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安吉“两山银行”建设,并优先支持生态产物价值实现项目,为生态资源经营主体提供产业化服务。
推进“两山绿币”探索落地。对居民日常参与绿色循环、绿色出行、绿色支付、绿色文明等四大方面进行采集,具体包含参与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自助业务办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等10项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标准煤消耗的绿色低碳行为。通过建模分析转换为“两山绿币”,并尝试为客户建立“两山绿币”碳账户,挂钩绿色金融政策“增信降费”“场景消费”等红利,引导老百姓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当前“两山绿币”体系已吸纳客户16万余人,“绿币”值超过34万积分,助力垃圾循环利用210吨,倡导居民开展绿色低碳出行3156万公里,实现二氧化碳减排7115吨。
引导绿色生活方式。资产端创新农房绿色建筑贷、绿色家装等产物。截至目前,已发放农房绿色建筑贷9067万元,绿色家装贷2100万元,引导527户家庭绿色消费,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负债端将生态环保理念与金融产物有机结合,以绿色公益场景活动作为切入点,针对自然人客户开发“点绿成金”、“低碳梦”等系列低碳存款。采用“线下场景渲染+线上渠道发行+增值绿色公益”模式,多维度拓展绿色金融市场,从个人客户端培育社会绿色发展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