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山东兰陵农商银行立足县域发展实际,聚焦本土农业产业和优势产业,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公司等“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农金力量大力推进具有兰陵特色的乡村振兴。截至9月末,各项贷款169.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34.96亿元,占比 79.7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
近年来,山东兰陵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和临沂审计中心各项工作部署,立足县域发展实际,聚焦本土农业产业和优势产业,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公司等“叁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农金力量大力推进具有兰陵特色的乡村振兴。
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169.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34.96亿元,占比 79.72%。
职工蝶变“鸿雁人才”
为创业人才提供资金保障
“380亩‘迎雪蜜’冬桃,120亩‘怪梨’,都是上好的品种,现在都开始上市了,能卖好价钱!”正在桃园里忙活的朱学军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朱学军是兰陵县芦柞镇河湾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场秋雨过后,八月的田野苍翠欲滴,合作社种植基地内500亩果树枝繁叶茂,迎来丰收。不久后,“怪梨”、冬桃将进入上海、南京各大商超,一斤能卖到10元钱。
四年前,朱学军还是一名下岗职工,自立自强的他和其他叁名合伙人筹措资金成立了合作社,带领周边村民一起种植“怪梨”和冬桃。2019年,因致富有方,带动致富有力,朱学军入选兰陵县“四雁工程”,被评为“鸿雁人才”,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500亩果园的日常养护是笔不小的开支,去年,兰陵农商银行主动联系他了解信贷需求,一次授信3年,两年为其放款140万元,给合作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有了金融活水的滴灌,果树种植硕果累累,合作社经营蒸蒸日上,朱学军干劲十足地带动周边更多村民致富。
兰陵农商银行结合县域实际及政策性贷款优惠措施,针对创业人才创新推广应用系列贷款产物。针对不同人才群体量身定做贷款产物,结合兰陵县“四雁工程”推出为“土专家”“田秀才”量身定制的“新型职业农民贷”,支持科创型小微公司发展的“人才贷”等产物。不断拓宽担保范围,推出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大棚权证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物,有效拓展融资渠道,激活乡村振兴“沉睡资产”。创新担保模式,推出由政府财政给予风险补偿的“政府助保贷”和由保险公司担保的“政银保”贷款,共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9月末,已累计发放新型职业农民及上下游贷款4186户6.68亿元,发放“人才贷”3户540万元,发放“政府助保贷”9户4450万元,发放“政银保”贷款330户1.33亿元。
5000亩鲜花竞相绽放
帮集体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在兰陵县芦柞镇圩子村的花卉种植基地,一座座现代化种植大棚排列整齐、矗立田间。走进种植户樊文家的“优香”菊花大棚,一朵朵洁白的鲜花尽情绽放。
“刚刚采下的鲜花,30个小时到达昆明。我们只管种好花,其他一概不用操心,前期启动资金是农商银行支持的,平时管理有技术员指导,采摘时收购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樊文介绍说。
3年前,圩子村开始发展村集体产业——花卉种植,流转土地建起了5000亩现代化种植大棚。每座大棚的出售价格是23万元,对于绝大多数村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资金难题。兰陵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通过实地考察对接,以“整村授信”为抓手,为购买大棚的农户逐一办理了授信,每户放贷15万元,剩余8万元由村民自掏腰包,及时解决了资金问题。
如今,购买大棚的15万元贷款樊文早已归还,不过在这之后,樊文也从未间断和农商银行打交道。“买花苗、肥料、大棚棉被,多亏了农商行的贷款,方便又好用。”樊文和妻子穿梭于花丛中忙碌,笑容如花儿一样绽放。
兰陵农商银行把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集体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党建共建切入,大力开展“整村授信”,倾斜信贷投向,支持村集体、合作社及小微公司等发展特色产业。如与省联社首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省级样板村”代村社区党委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向属地商会、相关公司及商户、居民累计授信共计10亿元,支持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截至9月末,已与197个行政村开展了党建共建。紧跟“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重大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地深入实施小额普惠贷款“无感授信”全覆盖工程。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制度,将客户经理工作地点由营业网点转移到服务的村居社区、田间地头等客户聚集区,有效对接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已在全县612个行政村设立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地点,全面实现客户经理信息公示上墙、业务咨询办理到村。截至9月末,已实现612个行政村无感授信100%全覆盖,惠及农户37万户,新增预授信金额60亿元。
加工车间链接长叁角“菜篮子”
助力传统产业做大做强
夜幕降临,五六辆货车开进兰陵县长城镇银昊蔬菜有限公司院内,车间内加工好的蒜薹和蒜米正等待装车。第二天一早,这些新鲜的蒜薹和蒜米将出现在“长叁角”城市蔬菜批发市场。从兰陵县长城镇的大蒜加工车间到“长叁角”城市市民的“菜篮子”,这条链接线只需要八九个小时的时间。
“几年前我们还只有3个冷藏库,在咱们农商银行资金支持下,开始慢慢尝试加工、销售,现在拥有11个冷库,3个加工车间,年均收入超过一亿元。”公司总经理徐浩介绍。
每天供给“长叁角”90吨产物,常年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作为一家集储存冷藏、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司,银昊蔬菜有限公司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都建立了蔬菜销售市场,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被评为临沂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公司。而最初的银昊蔬菜有限公司还是一个仅仅拥有3个冷藏库的小公司,几年来,徐浩带领公司逐步扩大规模,增加加工业务,这期间,公司里时常出现兰陵农商银行“红马甲”的身影,规模扩建之初就为其发放了3000万元公司扶持贷款,后续持续为其授信,目前在用贷款还有1500万元。
兰陵农商银行根据“大蒜之乡”经济产业的地域特点,深入挖掘辖内300余家大蒜冷藏加工公司的金融需求,创新建设大蒜产业链金融体系,创新推出了大蒜惠商贷、大蒜加工贷、大蒜仓储贷、大蒜种植贷等产物,囊括了“两蒜”的种植、收购、加工到仓储等全流程,并提供低于同类产物15%-30%的优惠利率和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有效满足大蒜产业链条各环节客户信贷资金需求。同时,成立了31支“大挎包”党员先锋队,在“两蒜”购销旺季深入村居农户、田间地头和蒜薹集中收购场所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信贷产物,大力推广线上办贷,开通24小时申贷热线,进一步完善申贷渠道运行机制,畅通蒜商申贷渠道,全时段响应客户资金业务需求。截至9月末,已发放“两蒜”贷款2289户10.66亿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兰陵农商银行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乡村振兴这场“大考”。
他们抢抓机遇、探索创新,为老乡送去暖心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物,他们扛起乡村金融主力军的使命与担当,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同兰陵百姓一起再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