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一直以来,大埔农商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广东大埔农村商业银行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集成比较优势,把长板拉长,并聚焦短板问题,在切实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支农支小、风险防范化解、人才森林培育、员工幸福感、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提速赋能。
全力打好“扬优势”组合拳
为推动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埔农商银行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全力打好“扬优势”组合拳。
发挥人缘优势,推动“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落地见效。大埔农商银行致力于推动土生土长的“金融特派员”进村入户,以授信业务为主要支撑点,撬动存款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电子支付业务更多从“城”导流到“乡”,在美丽乡村的建设里布局普惠金融,提升乡村振兴金融供给能力,通过派驻“金融特派员”延伸金融服务触角,“金融特派员”走田间行地头,深入调查走访,为农户提供力所能及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大埔农商银行共派驻“金融特派员”45名,驻点的村(社区)29个,驻点镇(街道)15个。
发挥地理优势,推动“整村授信”加快形成。大埔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县域各个乡镇,辖内九个党支部以党建为抓手,与村党支部联动结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为做强做优农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在“金融特派员”经过前期大量网格化走访农户工作的基础上,大埔农商银行选定高陂镇乌槎村和大麻镇小留村进行了“整村授信”,着力提升大埔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了信用户、信用村一条线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自“金融特派员”派驻以来,累计走访农户4865户,完成建档立卡4040户,涉及14个乡镇,1个林场;累计为农户授信9980万元,已用信9150万元,新增纯信用贷款户250户。
发挥服务优势,推动“粤智助”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为助力当地政府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和加强政银合作,大埔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亲自落实部署,相关业务部门提供业务支撑,各支行派出“金融特派员”积极协助行政村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工作。仅历时20天,大埔农商银行就完成在全县行政村、乡镇服务中心、县行政服务中心共271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的投放工作。
合力提升“补短板”聚合效应
大埔农商银行在“补短板”中立足实际,寻求突破,聚焦重点攻坚克难,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大埔农商银行党委管大局、把方向,夯实大本营的后盾,重点从风险防范、人才培育、员工幸福方面践行“办实事”。
推进风险防范化解。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风险防控是“防火墙”,制度建设便是风险防范化解的主要载体。大埔农商银行主要从以下叁方面着力化解风险。
一是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于年初成立不良贷款清收中心,全力配合当地“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同时加大不良贷款诉讼的进度、力度;
二是通过普法考试、分级分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合规培训、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等活动,在全行内形成“人人合规、主动合规”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叁是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由内审部年初制定计划,对业务各条线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加快人才森林培育。大埔农商银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森林培育机制,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全力打造人才兴企新优势,不断营造和谐稳定的人才晋升环境。今年以来,通过竞聘和考核,择优选用了副经理、高级经理和中层正职管理人员,同时还建立了副经理、经理和高级经理多梯队后备人才库。通过完善人才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等各项机制,促进大埔农商银行发展与人才发展齐头并进。
切实提高员工幸福感。大埔农商银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工会互助机制和公司文化的建设,为大埔农商银行的发展提供和谐的内部环境,切实把实现员工愿望、满足员工要求、维护员工利益作为“办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激活党员队伍牵引力
大埔农商银行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叁亮”践承诺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激活党员队伍的牵引力,进一步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动力。
各党支部组成党员志愿者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村居普及反电信诈骗、反洗钱、反假币、存款保险制度、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宣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还为群众提供常态化上门服务机制,如医保缴费上门服务、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以更扎实的业务能力、更细致的工作“办实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苍产蝉辫;
下一步,大埔农商银行将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公司文化的建设,不断适应金融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继续深化改革,创新金融机制,用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