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自治区农信联社党委书记郑育峰:建议支持地方银行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助力自贸试验区发展
金融是服务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的重要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郑育峰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支持省级地方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自贸试验区内注册公司与毗邻国家开展贸易、投资等经贸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打造地方银行高质量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疆自贸试验区发展。
新疆外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2023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573亿元,同比增长45.9%,增速居全国第二位。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这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充分发挥新疆“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
金融是服务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的重要力量。跨境金融服务既符合公司“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也符合设立自贸试验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理念。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郑育峰从深化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拓展跨境金融业务,助力自贸试验区内中小公司“走出去”,推动新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支持省级地方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自贸试验区内注册公司与毗邻国家开展贸易、投资等经贸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郑育峰介绍,这一建议的提出,首先基于新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及自贸区公司金融需求。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政策红利的迭加释放为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沃土。自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新增经营主体近4000家。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业务的中资公司均已超过2300家,且呈现增长趋势,中资公司融资需求旺盛,跟随公司“走出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从新疆涉外金融服务现状来看,地方银行跨境交易占全疆跨境交易比重不足1%,且受跨境视同跨区域的限制,不能开展境外贷款业务。
此外,这一建议也立足于地方银行经营特色。
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地方银行深耕区域市场,在长期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中小公司客户群体,能够根据新疆外贸特点和自贸试验区新业态新模式,推出差异化特色金融产物。
相比大型银行,地方银行具有对本地市场化敏感度高、决策链条短等优势,在提升服务公司效率、拓展银行跨境金融合作、开辟特色化发展路径等方面,具有独立决策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区在自贸试验区落地实施跨境金融服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包括地方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自贸试验区内公司提供跨境投资、融资服务。
郑育峰表示,打造地方银行高质量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疆自贸试验区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为区内公司提供跨境投资、融资等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跨境并购贷款和项目贷款、内保外贷、供应链贸易融资和外保内贷等;鼓励探索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机制,为区内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及节能节水环保项目融资。二是为区内“走出去”公司以其境外资产和股权等权益为抵押提供贷款,为区内“走出去”项目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等。
下一篇: 这家省级农商银行创立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