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郭大勇在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郭大勇介绍,围绕“五篇大文章”,近年来内蒙古农信做了诸多努力。
在科技金融方面,内蒙古农信积极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向科技型公司大力倾斜信贷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目前支持自治区科技型公司271户、金额79亿元。不断加强自身科技建设,启动建设国家础级标准的内蒙古农信信息科技中心,全面投运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形成“两地叁中心”容灾格局,灾备应用步入全国农信先进行列,滨笔惫6在全区率先通过人民银行金融应用认证,双活数据中心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叁等奖”。
在绿色金融方面,内蒙古农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绿色贷款余额近年保持大幅增长。2023年贷款余额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30%。
在普惠金融方面,内蒙古农信坚持做小做散,始终坚守服务“叁农叁牧”、小微个体宗旨,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达2724亿元、同比增长32.5%、占全区25%;脱贫小额信贷余额19亿元、占全区76%;小微公司贷款余额达2176亿元、同比增长14%,余额占全区25%;有贷户占全区首位,达34万户,同比增加4.7万户。
在养老金融方面,内蒙古农信做优社保服务。截至目前,发行社保卡1100多万张、覆盖全区人口50%,推出老年版手机银行,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服务做到实处。
在数字金融方面,内蒙古农信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推动数字赋能、科技赋能。在今年2月21日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召开后,当即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合作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区200万个体工商户创新推出“个体蒙信贷”专属信贷产物。
据了解,“个体蒙信贷”信贷产物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充分挖掘79家数源单位累计1.7亿条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采取“靠信用、无抵押、无担保、线上办”方式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最快30分钟即可通过审批,以金融之力帮助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找准发力点。”郭大勇表示。
据郭大勇介绍,未来,在科技金融方面,内蒙古农信将瞄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公司支持力度,服务“科技突围工程”。在绿色金融方面,将重点支持“叁北”工程攻坚战、“防沙治沙和风光一体化工程”,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在普惠金融方面,将着力破解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养老金融方面,将立足农信社老年客户占比高的特点,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支持力度。在数字金融方面,将推进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