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近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安徽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均提及支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
具体来看,《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对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共包含7个部分35条,其中10条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对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主要包括9个部分34条,共提及经济、金融8次。此外,两份文件均提及支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
陕西省
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定耕地用途管控“一张图”,引导科学耕种,对确无人耕种的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耕代种,多途径种好用好。
按规定取消当年中央财政支持的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鼓励国有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生产托管、土地流转、劳务服务等居间服务。
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要求,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统筹好规模产业发展和到户产业扶持,推广科技引领型产业、特色化庭院经济、农文旅融合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模式,提升帮扶产业发展质量。
持续落实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医疗、教育、科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组织省内经济强区对口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深化农业开放合作。提升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全球秦商大会等国际会议会展活动辐射影响力。
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加快乡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经济困难家庭重度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养老补贴制度。
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抓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千万工程”实施。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产业、创新、投融资平台聚集,优化基础设施、商贸物流、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网络,挖掘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新的增长点,做强县域经济体系的枢纽节点。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接续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土地、劳动力、资产等多种要素,采取村村联合、村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县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完善发展集体经济奖励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多举措防控农村集体经营风险。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分类施策推动产业功能县、农产物主产县、生态功能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鼓励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首位产业,统筹县域经济和镇村发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发展壮大藤编等非遗产业。
强化对信贷业务以县域为主的金融机构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完善大中型银行在陕分支机构“叁农”金融服务专业化工作机制,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定位。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点,推动银行业机构加大对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信贷投放,创新体制机制和产物服务。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涉农信用信息系统推广应用。
安徽省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
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强智能化、自动化高端农机研制,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农机产业集群,提升丘陵山区和经济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机械化水平。
规范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庭院经济。深入推进消费帮扶提升行动。
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全省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30%。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监管,完成2000个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安全、肉牛振兴、“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