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一直以来,海南农商银行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上台阶、创一流”要求,坚持“改制不改向、改名不改姓”,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朝着打造全国一流的农村商业银行目标迈进,奋力谱写金融支农强农、服务好实体经济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最美篇章”。
创新产物服务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科研生产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特别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海口某制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了解到他的需求后,海南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积极上门对接,第一时间为该公司办理了叁年期的“科创贷”,并为其一家下属的销售子公司办理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海南农商银行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科创型公司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银担”合作机制、探索“土地经营权”“林权”等新型担保机制,以科技赋能产物创新,推出小微公司“科创贷”“创新园区贷”等贷款产物;“科技赋能”服务园区,建立外部专家库,为授信业务及园区公司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科技赋能”系统迭代,开发二代信贷管理系统并于2023年10月上线使用。
一系列举措的采用,使海南农商银行全力助推科创型公司“卡脖子”难题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9月末,海南农商银行“专精特新”公司贷款余额21.77亿元,创新型中小公司贷款余额11.46亿元,高新技术公司贷款余额38.70亿元,省重点工信项目贷款余额6.02亿元。
聚焦高质量发展 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绿色是新时代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今年以来,海南农商银行以低碳引领,积极加大绿色低碳产业信贷投放力度,建立绿色金融管理体系,细化绿色金融业务流程;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物,全省首创生态产物增值贷款,辖内白沙支行成功给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海南首笔“骋贰笔”贷,让客户实现了生态产物价值变现,此事项写入2023年海南省政府报告。
通过一系列措施,海南农商银行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提升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至2024年9月末,海南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69.68亿元,较年初增加10.85亿元,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
深耕主责主业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海南农商银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把普惠金融作为乡村振兴主阵地,坚持“做小做散”,推动普惠业务“扩面、增量、提质”。海南农商银行强化业务科技赋能,创新引进“微贷系统”,先后研发落地“经营别贷”“收单别贷”“捕捞别贷”等数字化普惠金融线上产物,着力推进产物和服务模式迭代创新;强化外部合作共赢,与海南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切实降低普惠小微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近几年生意规模逐年扩大,仓库规模1100平方米,现急需资金备货应对下游客户需求,海南农商银行‘经营别贷’办理效率真高,这速度可真是太快了。”经营多年农副产物的文先生感慨道。
截至2024年9月末,海南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600.45亿元,较年初增长24.82亿元;“智金平台”已向该行累计进件4370笔,累计发放贷款1170笔、贷款金额23.38亿元,为缓解海南省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贡献力量。
探索“银发”经济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前段时间,公司资金周转遭遇暂时困难,海南农商银行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笔资金真是雪中送炭。”海南某健康公司感谢道。
一直以来,海南农商银行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重点围绕养老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叁大领域,出台助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加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力度,全力支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上线“关爱版”个人手机银行和小程序服务,丰富适老存贷产物和服务,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宣传,帮助老年客户守好“钱袋子”,管好“养老钱”。
截至2024年9月末,海南农商银行支持健康产业合计85家,贷款金额122.51亿元,贷款余额47.13亿元;金融知识宣传线上线下共触及包括老年人群体在内的消费者约98.48万人次。
强化科技引领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乘势而上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一直以来,海南农商银行高度重视科技力量的作用,积极践行“科技引领,创新赋能”理念,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浪潮,探索数字运营工作模式,规范数字化资源集约应用,以数字金融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服务需求,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叁农”、民营小微公司和乡村振兴积极贡献农商智慧力量。
截至2024年9月末,海南农商银行在系统支撑层面目前运行的应用系统共152个,业务电子替代率97%以上,全力推进支付便利化,全省1200余台自助设备均已实现外卡取现功能全覆盖。
下一步,海南农商银行将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