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2009年,湖北农信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年累放"三农"贷款467.7亿元,余额达653亿元,比上年增加166.92亿元。
构建三大支农模式。构建"信用村组+信用农户+信用社"的基础支农模式,积极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农户生产,小额农贷余额达到161.5亿元。构建"专业组织+成员+信用社"的联合支农模式,充分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联保贷款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贷款两个品种,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发展。构建"龙头公司+基地农户+信用社"的主体支农形式,运用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仓储质押贷款等系列产物,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带动农户生产,为萧氏茶叶集团、武汉精武鸭脖、湖北精华纺织集团等100多家省重点农业龙头公司发放贷款6亿元,延伸了农村产业化链条,实现了龙头公司、农户、信用社"三赢"。
坚持典型推动,扎实抓好支农服务。2009年5月,省联社在随州召开了农户贷款工作现场会,全面推广"四个一"包村制度、小额农贷"110"制度、贷款"零费用"制度,指导各地农信社切实坚定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农信社服务农民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创新支农担保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行森林资源资产、农用生产设备、四荒经营权等方式的抵押贷款,与市县财政出资建立的担保中心或担保公司合作,拓展支持"三农"发展的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问题。全省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8亿元,发放公司担保贷款17.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亿元、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