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2009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政策,按照"坚持宗旨、扭住发展、严控风险、狠抓队伍、强化服务、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平稳健康发展。
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均超20%。年末全省农信社资产总额1542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增长21.7%;各项存款余额1356亿元,比年初增加227亿元,增长20.14%;各项贷款余额938亿元,增加168亿元,增长21.88%。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加3.22亿元,增长24.23%。
支农贷款快速发展,支持农户数突破290万户。年末支农贷款余额7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2亿元,增长21%,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90%以上,支农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凸显。全省获得农信社信贷支持的农户数达到291万户,比年初增加2万户,贷款面42.7%,上升1个百分点;农户户均向农信社贷款8817元,增加2085元。支农贷款实现"四个超过70%",即支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76%,支农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73%,农户小额贷款余额占支农贷款余额85%,农户小额贷款增量占支农贷款增量88%,均超过70%。
产物和服务创新扎实推进,金融服务持续改进。找准支持海西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创新林权、海域使用权抵押等多种贷款方式,有力支持了林权改革及海洋强省战略、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林业贷款余额32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1.32亿元,其中林农贷款28.22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林农贷款的80%以上。发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余额6989万元,该贷款产物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第二届服务三农及中小公司十佳产物。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省联社成立小公司金融服务指导办公室,各联社、合行成立了相应机构,积极稳妥地支持中小公司度过难关、共度时艰,发放中小公司贷款余额292.17亿元,增加58.64亿元。同时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大力推广"阳光信贷",为客户提供公开、诚信、高效的信贷服务,提升了农信社行业形象。积极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计生二女户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对农村困难群体实行信贷优惠政策,有力支持农村弱势群体脱困脱贫。
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主要指标达到监管标准。一是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不良贷款占比降至5%以内。按五级分类标准不良贷款占比4.55%,下降3.16个百分点。二是拨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准备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均超过100%。资产减值准备充足率167.71%,提高70.4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02.15%,提高49.45个百分点,均超过100%。三是资本充足水平进一步增强,资本充足率达到9.61%,提高1.94个百分点,超过8%。
银行卡等新业务持续拓展,新增发卡量突破百万。发行借记卡294.1万张,新增111.4万张,增长62.3%;卡内余额168亿元,增加55.6亿元,增长49.4%。14家联社获批开办贷记卡业务。布设自助设备1174台,增加490台。发展POS特约商户4410户,增加2255户。发展电话银行签约客户20.2万户,短信银行签约客户2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