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金融服务保障不可或缺。2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潘光伟在答记者问时,详细介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
潘光伟介绍称,截至2月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捐款12.3622亿元,其中已经到账近7亿元,包括建行、中行、农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等捐赠给湖北省慈善总会的2亿多元;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集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湖北银行、南京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宁波银行捐赠给武汉慈善总会的4亿元;以及中信银行捐赠给中华慈善总会的5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资银行之外,在华外资银行、大陆台资银行也积极行动,目前已有7家捐款约1900万元。除捐款捐物外,10余家外资银行和台资银行还发布为疫情防控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多项举措。
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在疫情发生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应急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公司的融资需求。据潘光伟介绍,截至2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20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63.75亿元;工、农、中、建、交和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267.35亿元;招行、光大、兴业等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473.85亿元;21家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达142.74亿元;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向相关公司提供信贷支持达85.04亿元,累计超过1000亿元。
小微公司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在此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大。据潘光伟介绍,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公司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一是优化贷款展业方式。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公司,多家银行表示不抽贷、断贷、压贷,并积极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减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
二是下调公司贷款利率。为减少肺炎疫情对湖北辖内小微公司的影响,增强小微公司活力,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表示,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公司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降低小微公司融资成本。浙江网商银行针对150万湖北小店和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并对利息下调10%。
此外,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多家银行均表示,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新型肺炎患者和因疫情隔离管控影响无法正常偿还个人贷款和信用卡欠款的客户,不视为违约,不纳入违约客户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