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疫情迅猛来袭,江苏银行业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的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江苏银保监局的统一指挥安排,全力支持重点保障公司金融需求和受疫情影响公司的复工复产,实施了精准帮扶、融资纾困、降低成本等系列针对性举措。
银保监会自1月26日至3月1日,已连续出台9份文件,其中3月1日会同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对于对中小微公司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公司贷款,给予适当延期还本付息。2月10日,江苏银保监局出台《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对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司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做好受疫情影响的存量授信客户排查,分类制定实施差异化帮扶方案。对于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公司,特别是小微公司,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支持公司生产不停顿,供应不掉链,稳定融资环境,提振公司信心。对出现暂时困难的大中型公司,要充分运用联合会诊帮扶机制,研究会商纾困化解方案。”&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作为国民经济发达地区,自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银行业协会第一时间全力协调各会员单位疫情防控和应急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全省银行系统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中小微公司复工复产等系列“民生工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一、政策为基,主动落实疫情防控公司金融需求
一方面银行机构充分运用财政贴息和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等优惠政策,发放利率优惠的信用贷款;另一方面,辖内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充分利用上级行政策和资金优势,对防疫单位加大低息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明确分工,主动担责。以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为例,2月5日,在得知有贷户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雷神山”医院滨颁鲍病房、手术室、负压检验室叁个核心区域的设计、施工、运维时,该行第一时间开辟了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于当日下午签报贷款材料,6日下午即完成放款和资金划拨,24小时内完成了贷款受理、审批、签约、发放和支付的全流程。该笔业务中,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一方面充分运用政策性金融机构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关键时期为抗疫物资重点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是在获悉公司具体情况后及时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举措,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截止目前,该行已在苏州设置“纾困资金”20亿元,小微外贸公司转贷款额度10亿元。
当然,如何吃透政策,不单单体现在最大限度利用政策给公司“纾困”,更在于依据政府及监管机构政策法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及信贷政策,出台相关具体举措,将疫情下普惠金融资源长效化配置。
二是推陈出新,长效配置。例如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六专”服务机制,以及“二十条”普惠举措,最大程度上细化了抗疫期间支持小微公司的具体措施,包括“贷款方式、利率优惠、延期还款”等多项优惠措施,将普惠金融服务落在了实处。该行对于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疗物资生产流通、生活物资保障等相关行业的小微公司,推出了“抗疫贷”、“用工贷”、“医保贷”等一系列“专属产物”,对于人民银行名单内的重点疫情小微公司,信用方式由原先200万元调高到1000万元。截止目前,该行已向疫情防控相关行业公司投放“抗疫贷”近3亿元。
又如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对对公信贷服务实施涵盖“帮扶临时困难公司、加大重点领域支持”等七个方面的26条措施,以明确条例在核准、授信审批及放款流程上予以加急处理;对纳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公司名单的客户,执行3.15%的优惠利率;对普惠型小微公司新投放贷款利率,在现行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确保疫情下小微公司融资成本优惠可控。
二、民生为本,稳妥支持公司有序复工复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疫情下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对短期的、局部的结构性失衡,利用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审批效率”等手段可有效分配社会金融资源,帮助疫情中相关公司渡过难关,从而促使经济结构适应社会突发事件要求,起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目的。
一是分类实施,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对于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公司,特别是小微公司,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支持公司生产不停顿,供应不掉链,稳定融资环境,提振公司信心。对出现暂时困难的大中型公司,充分运用联合会诊帮扶机制,研究会商纾困化解方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在疫情期间主动针对“地、物、人”加大政策性金融服务力度,精准投放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17.75亿元,支持江苏启东、丰县、太仓、惠山等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助力农田亩均增产15%以上,累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等相关贷款超2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自2月初以来,已连续为省内多家外贸公司办理了2万多笔业务,金额逾数十亿美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全面及时的国际业务金融保障。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为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疫情防控债),该债券是系统内首只、江苏地区首批添加“疫情防控债”标识的债券,也是全国首只电力公司超短期融资券(疫情防控债)。债券发行金额8.5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补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工作的营运资金。
二是全力以赴,解决生活物资生产领域融资。优先满足保障城乡运行必需行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通讯等)、群众生活必需行业(超市卖场、农贸市场、食品生产、农业养殖、物流供应等)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相关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疫情防控期间,银行根据公司申请,通过发放信用贷款、放宽抵质押率要求等方式追加授信额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公司贷款到期予以续贷,足额快速解决生活物资生产公司融资需求,推动相关公司加快启动生产,强化快速应急保供。
疫情期间,江苏银行与省人才办、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及时对接,通过一日转贷、顺延到期日、贷款展期等方式优先解决物资生产公司到期还款难题。2月份以来,该行已为数十名客户办理展期、延期,新增防疫相关生产类公司授信1.2亿元。此外,该行还出台了针对疫情防控重点公司实施优惠贷款价格的专项文件,设定100亿元专项额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医院、医疗科技等单位,支持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生产、供应公司,以及承担保障民生急需的农产物等生活物资生产供应的主体,实施优惠贷款价格,主动下调内部贵罢笔资金价格。
南京银行全国首单农副产物保供疫情防控中期票据“20南京农副(疫情防控债)惭罢狈001”于2月28日成功发行,发行规模5亿元。这既是全国首单农副产物保供疫情防控中期票据,也创下了同评级、同期限、同品种利率新低,为保质、保量、保障“南京农副产物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特大型菜篮子工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叁是优质高效,保障金融纾困服务无死角。以江苏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为例,截止2月底,全省农商行系统对227家防疫物资生产公司追加授信13.39亿元,为其中144家公司提供专项信贷资金7.27亿元。对2848家复工复产公司追加授信76.6亿元,为其中2251家公司提供信贷资金支持79.6亿,全方位为省内中小公司融资纾困,确保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南京市玄武区公司融资对接会暨相关政策解读会上,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就“公司在复工复产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做了专项报告,从疫情影晌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到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小微实体公司施行“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坚持与小微公司同舟共济,以全方位、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公司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辖内防疫相关公司提供9亿元的融资支持。
叁、健全机制,优化疫情下金融风险管控措施
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符合条件实行延期还款的各类贷款,不纳入逾期统计,不加收罚息。银行机构对相关业务实施分类施策,不单独因疫情影响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特殊时期风险管理细则,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和免责行为清单,积极向上级行争取免责政策支持,合理降低免责标准,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办法,保护基层经营单位和授信审查审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该项细则及办法列入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一是创新平台,完善风险响应机制。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在疫情期间主动联合平安产险为辖内小公司免费提供100万元员工救助金,涵盖新型肺炎等多种法定传染病,150人以下公司均可免费领取,保障16-60岁员工;同时也为每位公司员工提供10万元保障金,涵盖新型肺炎等多种法定传染病,年龄在28天-65周岁均可免费领取,通过银保合作方式将信贷及营运风险调整到可控范围。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联合保险公司为所有存量小微客户免费提供疫情期间10万保额保障。疫情至今已主动对13200户小微客户进行回访,为400多户公司提供了近4亿元的资金支持,为所有存量小微客户免费赠送保险,在支持小微公司的同时也保障了信贷安全。
二是创新模式,优化风险管控措施。为减少疫情期间公司人员流动风险,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对公司开户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出疫情期间公司开户“不见面审批”新模式,实现以数据信息替代客户亲至模式。主动运用“金融科技”优势,开展远程在线核身流程梳理与系统开发工作,并成功上线“不见面审批”新功能,客户仅用5分钟时间即可完成远程开户意愿核实。宁波银行南京分行为克服资金划转壁垒,全力保障公司经营收付汇需求,积极与区金融监管局对接,创新沟通交流模式,通过银政企叁方线上直播会形式,普及金融政策,倾听公司诉求,解答公司疑问,打通了银政企叁方高效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在疫情消退到经济秩序逐步恢复正常,银行业仍要以稳定经济增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系统风险为重点,推进社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长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