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脱贫攻坚也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临沂银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要求,引领辖内银行机构在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时刻不忘金融扶贫工作,认真践行社会责任,转变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金融力量。
“绣”出乡村致富新天地
临沂费县手绣作为一门悠久的技艺,是当地老百姓创作和使用的一种集实用、观赏、吉祥和祝福等一体的民间艺术。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市级“乡村好青年”荣誉获得者、费县手绣能手卞成飞,在费县农商银行量身打造的“智别购+乡村好青年贷”金融产物的支持下,让沂蒙民间手绣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
费县农商银行结合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和团省委“村村都有好青年”计划,给予卞成飞授信300万元,支持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实训基地和扶贫工厂,采用“培训+传承”和“固定+灵活”的就业扶贫模式,吸纳附近居民“居家灵活就业”,带动300余名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帮助34名贫困人口脱贫。同时,依托“智别购”电商平台,让寓意丰富、做工精良的手绣制品逐渐打开销路,让来自沂蒙老区的民间手绣通过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大街小巷。
小额扶贫信贷雪中送炭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沂南县,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六姐妹、乳汁救伤员动人故事,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受历史自然条件限制,该县贫困人口较多,2016年初有省定重点贫困村50个,贫困户3万户、5.1万人。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沂南县农商行给我办理了扶贫贷款,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牛俊祥激动的说。
今年59岁的牛俊祥是沂南县岸堤镇合兴村的贫困户,年迈的母亲2012年查出结肠癌晚期,给老人做手术、化疗等费用5万多,每个月的治疗费用近千元,所有费用都由牛俊祥承担,导致家庭贫困。了解情况后,沂南农商银行及时为牛俊祥办理“富民农户贷”4万元,帮其发展养猪,去年他的收入就突破了8000元,顺利实现了脱贫。
今年以来,为将疫情给农户带来的不利影响,沂南农商银行以信用为基础,推出“富民农户贷”,帮助讲诚信、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但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凭信用就可以贷款,而且贷款实行基准利率,由政府全额贴息,让贫困户贷款零负担。“富民农户贷”真正为贫困户筹措发展资金托底,解决了他们的发展资金问题。截止3月末,沂南农商行已累计发放“富民农户贷”2175户,金额1.4亿元。
同时,沂南农村商业银行还依托扶贫信贷产物创新,丰富扶贫模式,延伸扶贫渠道,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贫困户脱贫,成为当地金融扶贫主力军,目前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1.59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13930户贫困户脱贫,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经济日报县域研究中心评为“中国精准扶贫十佳县域银行”。
鼎力支持田园综合体 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去年以来,临沂市银行业协会积极践行组织协调和行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各家会员单位的行业特点和优势,将支持服务国家级沂南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作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期服务“叁农”的切入点,加大信贷扶贫贷款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物,优化支付渠道,积极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目前,有5家家会员单位与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达成24亿元授信,已投放各类贷款1.6亿元,创新推出8种信贷产物,有效支持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内中小微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家乐经营户、返乡下乡人员等增收致富。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以打造构建科技支撑平台、创建特色业态等10个,打造品牌15个,综合体内年实现经济增加值20亿元以上,利税超过1.2亿元,增加农民就业机会3000-5000个,带动2200个农户增收,286个贫困户712人脱贫致富。
“红马甲党员先锋队” 金融扶贫显担当
“多亏了咱们平邑县农商银行信贷扶持。有了资金托大生产规模,我们厂就可以带领更多的姊妹们脱贫致富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平邑县凯凯服饰加工公司负责人刘加芹激动地说。
刘加芹不仅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创业致富,而且还带动身边的贫困妇女和残疾人一同致富。今年初本想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安排更多地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但急需资金支持,平邑县农商银行通过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了解金融需求后,平邑农商银行及时组织“红马甲—党员先锋队”,第一时间上门进行了对接,开通快审快批绿色通道,快速完成了授信及用信流程,迅速为其发放了贷款资金100万元。目前,她的服装厂在平邑县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现已拥有40多名职工,其中残疾人23名,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日加工服装500余件,年利润达到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