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临沂银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要求, 引领辖内银行机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疏通堵点,补上断点,创新金融服务,强化信贷支持,加大对农村生猪养殖、销售和饲料购销行业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截止3月末,全市银行业支持生猪生产贷款余额达到8.54亿元,累计发放生猪养殖类贷款12.68亿元。
聚焦金融需求 精准发力疏通“堵点”
沂水县王明妍在前梭庄村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基地,4个养殖大棚占地22亩,每年出栏1900头左右,2020年扩大规模又购进了2500头小猪崽,猪宝宝多了,喂养、防疫、管理等后续的养殖问题接踵而至。疫情期间,沂水县农村商业银行及时对生猪养殖行业进行线上摸排时了解到王明妍的资金需求,为支持该养殖场顺利生产,为其办理了100万元的授信贷款。获得贷款后,王明妍将资金投入到生猪养殖场,购进1500吨养殖饲料,为小猪崽安装地暖和水冷空调,购买石灰粉等防疫用品,为猪宝宝提供了温度适宜的家。
对接上下游客户 综合施策连接“断点”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道路运输受到很大影响,不少养殖户因饲料储备不足而发愁,生猪养殖专业户王金会就是其中的一位。老王的猪棚里养了320头猪,平均每天消耗饲料600公斤,一天的饲料和其他各项成本加起来就有1000余元。按计划春节前后应该出栏40头猪,因受疫情影响,购买方一直一拖再拖,老王每天望着猪棚发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却又无可奈何。“有钱买饲料就好办了,疫情期间我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了”,老王在得知自己能够办理贷款后吐了口气说道。在沂水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的指导下,王金会通过手机银行操作,用“不见面”的方式成功办理了信别贷2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据王金会介绍,像他这样的养殖户还有不少,疫情影响下,生猪销路不畅,购买饲料资金不足,猪多在栏里一天,就多投入一天的资金。为此,该行主动出击,联系上下游客户,为100余户饲料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1.5亿元,加快复工复产进度,为生猪养殖提供充足饲料。主动联系生猪购销商,利用金融资源破解销售难题,员工自发充当“销售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广泛转发、转介客户,切实解决部分养殖户生猪滞销问题。
为确保信贷支持到位,沂水农商银行积极开展生猪产业市场调研,对接农业农村局、畜牧局获取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龙头公司、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以上养殖大户清单,深入了解复工复产中生猪产业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同时,该行创新信贷产物,提升信贷服务质量,通过“百行进万企”“走千家小微公司”活动加大对客户的走访力度,有针对性的对生猪养殖上下游客户重点发力,借助“央行资金助力贷”、“复工助力贷”、“鲁担惠农贷”等产物优势,着力解决其临时性或中长期的资金需求。对受疫情影响的生猪产业贷不抽贷不断贷,对有困难的客户通过续贷和借新还旧等业务给予信贷支持。开辟绿色通道,在确保风险合规的基础上,缩短办贷时间至1个工作日,切实解决生猪养殖产业链“堵点”、“难点”,实现生猪产业链良性循环。截至3月末,发放生猪产业贷款281户、金额3217万元,支持饲料购销商111户、金额15300万元。
‘央行产业扶贫贷’ 破解资金短缺难点
“咱兰陵农商银行的‘央行产业扶贫贷’资金像及时雨一样,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合作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金。‘央行产业扶贫贷’成本低,手续简单,放款快,仅用两天时间我们就拿到了500万元的资金支持,真的感谢农商银行的好政策。”谈到近期快速获取发展资金经历时,全国劳动模范、兰陵县新农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诸葛茂玉感慨道。
兰陵县新农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兰陵县兰陵镇,是一家从事畜牧养殖,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农业生产资料,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新产物,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交流和信息服务的综合性专业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目前拥有三个厂区,总投资1亿元,占地205亩,可饲养肉鸡170万只,现有团体社员和个体社员2350名,拥有白羽肉鸡养殖大棚及养殖小区1120个,年增加农民收入8700万元,对60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是临沂市龙头公司,被兰陵县委县政府列为兰陵县归雁工程、循环经济体建设重点项目。
去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上涨较大,加之肉猪供应不足,牛羊肉生产周期长,侧面促进了对肉鸡的需求。随着今年养鸡行情上扬,合作社计划补栏扩能,但购买一批鸡苗、饲料,出现500万元资金缺口。得知合作社融资需求后,兰陵农商银行及时安排客户经理上门对接,为其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开辟金融绿色服务通道,简化办贷手续,连夜整理材料,仅用两天时间就为其办理500万元的“央行产业扶贫贷”贷款,满足了合作社融资需求,截至3月末,共发放“央行产业扶贫贷”贷款44户、金额62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