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银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临沂银保监分局对于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的部署要求,构建长效机制,创新多措并举,严格考核约束,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探索实践具有临沂特色的打逃工作新模式新样板,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维护了银行机构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有效推动了临沂经济社会和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打逃追缴客户贷款本息1.71亿元,其中法院执行回款2724万元,银企协议还款140万元,以债权转让、以资抵债、拍卖抵押物等方式落实回款1.32亿元。
一、构建“叁大”机制,保障打逃工作有力有效。一是健全组织机制。临沂银保监分局和市银行业协会从加快风险化解和重塑金融生态的大局出发,及时成立由分局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局领导及协会天美九一厂制作为副组长,各银行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权打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压紧责任。二是完善制度机制。立足管用好用,结合临沂实际,先后制定《临沂市银行业违约失信客户管理暂行办法》、《临沂市银行业惩戒逃废银行债务合作公约》、《临沂市银行业逃废债监测报告制度》,对逃废银行债务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管理监督、联合惩戒以及监测报告等做出明确要求,建立了定期申报通报、联合惩戒以及监测统计报告等制度,推进打逃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叁是建立联动机制。创新构建协会牵头组织、会员单位主体推动、各级法院、新闻媒体协作配合的内外联动、同频共振、迅速响应机制。各会员单位认真落实打逃主体责任,思想高度统一,行动协同一致;各级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失信“黑名单”公开曝光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了打击逃废债行为的强大合力。
二、实施“叁项”举措,确保打逃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做实名单管理。通过开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四个一批”专项活动,建立逃废银行债务公司“黑名单”,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合力。目前共组织11批逃废债客户的申报,确认纳入“黑名单”管理客户共计344户,其中公司222户,个人122户,涉及逃废债金额37.08亿元。同时,严格名单管理,严格退出条件。对于经约谈、协商、依法清收后,客户主动还款,逃废债余额清零的,经过银行机构申请,可退出逃废债“黑名单”,共退出逃废债“黑名单”客户41户,其中公司27户,个人14户,涉及逃废债金额5.82亿元,实施“黑名单”动态管理。二是实时公开曝光。通过与临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区别失信性质、失信程度,选择部分重点逃废银行债务客户信息及逃废债信息在媒体公示;同时将相关信息推送到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形成强有力社会舆论,让“老赖”无处遁形。截至2019年末,已在媒体公开曝光二个批次137户,始终保持了严打严惩的高压态势。叁是实施联合惩戒。对纳入逃废债“黑名单”管理的全部客户及失信被执行人,由相关银行机构实施约谈,警示债务人及时履约。各银行机构及时将逃废债“黑名单”客户信息输入系统,联合采取停止新开户,限制银行账户结算、取现,停止办理新增贷款、压缩贷款规模等措施,以失信惩戒助推打逃工作深入开展。截至2019年末,银行约谈公司120户,依法停止开立新账户372个,停止存量授信4.04亿元。同时,积极协调各级法院对恶意逃废债的公司或个人,加大诉讼执行力度,并及时纳入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政府采购、行政许可、资质资格评定、工程招投标等行为进行限制。截至2019年末,列控重点人502人、重点公司66户,已司法裁决231户,已纳入法院失信人名单202户(人)。
三、突出“三个”强化,提升打逃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监测通报。立足巩固扩大打逃成果,积极探索建立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监测体系,涵盖监测数据真实性、行政法律追究、联合惩戒落实等4个方面、23项指标,按季监测通报,推动打逃工作常态化。二是强化考核约束。将银行机构落实打逃工作“一盘棋”要求、协同配合、成效等情况,纳入年度监管考核内容,对个别银行机构自行其是、协同不力、影响打逃工作开展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整改,确保打逃工作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叁是强化诚信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以及官方网站、电子屏幕等多种渠道,强化对防范和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宣传教育,持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公司的诚信意识,大力营造了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