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8日交通银行在上海举行“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第七期发布会暨未来两年颁笔滨趋势研究报告发布会”。中央电视台、第一财经、新华社、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网易财经、香港文汇、大公报等二十余家媒体参会。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会上为参会媒体详细解读了第七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数据并发布了未来两年国内颁笔滨走势的研究报告。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总体与上期持平。根据9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本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总体处于低位徘徊状态,本期结果为120与上期(119)相比微涨1个单位。叁个一级指数也较为平稳。本期收入增长指数为127,投资意愿指数为114,均比上期微涨1个单位;经济景气指数118,与上期持平。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明显,但总体仍处于景气区域。今年在中央促内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结构、个税改革等系列政策下,国内小康家庭工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随着猪肉、鸡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居民对收入增长的感受;另一方面,“跌跌不休”的投资市场及持续发展的楼市调控又减少了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因此小康家庭对财富景气的感受度较去年同期下滑明显。去年同期国内小康家庭对财富景气度评价,即首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为132,比今年调查结果高出了12个单位。其中叁个一级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收入增长指数、投资意愿指数、经济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18/1/22个单位,目前国内小康家庭财富景气状况整体较去年有所下降。
本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呈现东西部地区分化态势。本期调研显示,东部地区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延续了近半年来的下跌趋势,本期为110比上期下跌6个单位。特别是京沪深财富景气指数已连续5期持续下降,本期为111,再次创历史新低。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财富景气指数在连续几期的下降后,本期呈现出止跌回升的态势,其中西部地区(131)财富景气指数涨幅明显,比上期上升9个单位,并且收入增长、经济景气、投资意愿叁个一级指数的景气度评价也都明显趋于乐观,分别上涨了12袄12袄5个单位。
图: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各区域走势
?资料来源:《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
小康家庭对收入增长评价的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家庭对个人工资和家庭收入最为乐观,收入增长指数显着增长,增长幅度达12个单位。而京沪深和东部地区家庭对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乐观程度均有下滑,特别是投资收益指数已跌至公布数据以来最低值,并首次出现负值(多半受访家庭认为目前投资收益状况较差),对预期的投资收益也明显回落。
小康家庭支出结构出现变化。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小康家庭日常开支被动增加,本期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小康家庭日常开支约占家庭总开支的52%,达到指数调查以来最高水平。由于日常开支的增加,家庭在交通、医疗、教育、赡养、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小康家庭对国内宏观经济景气度评价仍在低位徘徊。本期经济景气指数118,与上期持平,仍处于去年10月公布数据来较低水平。然而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景气评价明显增强,比上期提高了12个单位。京沪深(105)及东部(102)地区对经济景气度的评价继续下滑,并已接近100临界值,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和东部地区基本与上期一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从年龄看,40岁以上人群对经济状况最悲观。
不动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持续低位小幅波动,小康家庭表示未来会增加黄金、固定收益银行理财等避险产物投资。本期小康家庭投资意愿指数为114,比上期微升1个单位,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投资指数比上期微升1个单位所致。本期不动产投资指数106,与上期持平。分区域看,西部及南部地区投资意愿稍强,京沪深及东部地区投资意愿最弱。从年龄来看,4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对流动资产投资意愿仍相对较强。不动产投资意愿与上期持平,总体仍处于较低位置,特别是京沪深地区和东部地区,基本持观望态度。在“限购、限贷、限外、限价”等政策影响下,本期调研当中有更多的受访家庭预期未来六个月的房价将下跌。在投资产物方面,受投资市场低迷的影响,小康家庭对“投资避险品”黄金的需求量加大,未来会增持黄金的小康家庭也增多,其次是银行理财产物。从区域来看,南部地区和京沪深地区的小康家庭对于黄金和固定收益银行理财产物等较为稳定的理财产物兴趣较高。对于股票和基金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产物,东部地区的小康家庭未来愿意增加投资的比例明显偏低。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总体与上期持平。根据9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本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总体处于低位徘徊状态,本期结果为120与上期(119)相比微涨1个单位。叁个一级指数也较为平稳。本期收入增长指数为127,投资意愿指数为114,均比上期微涨1个单位;经济景气指数118,与上期持平。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明显,但总体仍处于景气区域。今年在中央促内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结构、个税改革等系列政策下,国内小康家庭工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随着猪肉、鸡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居民对收入增长的感受;另一方面,“跌跌不休”的投资市场及持续发展的楼市调控又减少了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因此小康家庭对财富景气的感受度较去年同期下滑明显。去年同期国内小康家庭对财富景气度评价,即首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为132,比今年调查结果高出了12个单位。其中叁个一级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收入增长指数、投资意愿指数、经济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18/1/22个单位,目前国内小康家庭财富景气状况整体较去年有所下降。
本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呈现东西部地区分化态势。本期调研显示,东部地区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延续了近半年来的下跌趋势,本期为110比上期下跌6个单位。特别是京沪深财富景气指数已连续5期持续下降,本期为111,再次创历史新低。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财富景气指数在连续几期的下降后,本期呈现出止跌回升的态势,其中西部地区(131)财富景气指数涨幅明显,比上期上升9个单位,并且收入增长、经济景气、投资意愿叁个一级指数的景气度评价也都明显趋于乐观,分别上涨了12袄12袄5个单位。
图: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各区域走势
?资料来源:《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
小康家庭对收入增长评价的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家庭对个人工资和家庭收入最为乐观,收入增长指数显着增长,增长幅度达12个单位。而京沪深和东部地区家庭对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乐观程度均有下滑,特别是投资收益指数已跌至公布数据以来最低值,并首次出现负值(多半受访家庭认为目前投资收益状况较差),对预期的投资收益也明显回落。
小康家庭支出结构出现变化。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小康家庭日常开支被动增加,本期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小康家庭日常开支约占家庭总开支的52%,达到指数调查以来最高水平。由于日常开支的增加,家庭在交通、医疗、教育、赡养、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小康家庭对国内宏观经济景气度评价仍在低位徘徊。本期经济景气指数118,与上期持平,仍处于去年10月公布数据来较低水平。然而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景气评价明显增强,比上期提高了12个单位。京沪深(105)及东部(102)地区对经济景气度的评价继续下滑,并已接近100临界值,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和东部地区基本与上期一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从年龄看,40岁以上人群对经济状况最悲观。
不动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持续低位小幅波动,小康家庭表示未来会增加黄金、固定收益银行理财等避险产物投资。本期小康家庭投资意愿指数为114,比上期微升1个单位,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投资指数比上期微升1个单位所致。本期不动产投资指数106,与上期持平。分区域看,西部及南部地区投资意愿稍强,京沪深及东部地区投资意愿最弱。从年龄来看,4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对流动资产投资意愿仍相对较强。不动产投资意愿与上期持平,总体仍处于较低位置,特别是京沪深地区和东部地区,基本持观望态度。在“限购、限贷、限外、限价”等政策影响下,本期调研当中有更多的受访家庭预期未来六个月的房价将下跌。在投资产物方面,受投资市场低迷的影响,小康家庭对“投资避险品”黄金的需求量加大,未来会增持黄金的小康家庭也增多,其次是银行理财产物。从区域来看,南部地区和京沪深地区的小康家庭对于黄金和固定收益银行理财产物等较为稳定的理财产物兴趣较高。对于股票和基金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产物,东部地区的小康家庭未来愿意增加投资的比例明显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