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交通银行在上海发布第十一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本期数据收集时间为2012年5月8日-2012年5月17日,共1,982个样本。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在上期结束下行趋势并大幅攀升之后,本期继续上升2个单位,为131。叁个一级指标“两升一降”。其中,收入增长指数本期上升6个单位,为145;经济景气指数下降2个单位,为129;投资意愿指数微升2个单位,为118。从区域来看,除南部地区在本期有所下滑,其他各地区的财富景气指数较上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东部地区和京沪深地区最显着。经济下行压力下,财富景气指数由底部持续反弹,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影响:
一、收入增长为小康家庭财富积累提供坚实基础
一是劳动报酬持续上涨,财富积累加快。首先,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乐观。据指数监测,今年以来,小康家庭预期个人工资和家庭收入持续上涨。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不但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现象,相反“用工荒”还在局部地区蔓延,一些公司为了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有效解决“招工难”现象,采取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等有效手段。其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骋顿笔增速。2012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都超过当期骋顿笔增速。再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以及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下半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可能出台等政策因素也增强了小康家庭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乐观度。
二是物价涨幅回落,小康家庭支出减少,实际收入提高。小康家庭预期家庭支出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减少,家庭储蓄随之显着升高。本期报告显示,41%的小康家庭预期未来支出趋于稳定,10%预期支出减少,49%预期支出增多,其中日常开支的增多是引起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刚刚公布的5月颁笔滨涨幅同比持续回落,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小康家庭未来支出预期。
叁是预期财产性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小康家庭收入由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所得组成。在近两期的调研中,小康家庭预期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稳步上升,本期为29%。报告认为这主要与近期利好消息,如降低股票交易费用,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放宽民间资本投资准入等政策存在一定关系。
二、“稳增长”预期发酵,小康家庭宏观经济景气保持乐观
本期经济景气指数比上期略微下滑2个单位,从细项指标看,主要是对现在总体经济环境景气度评价下滑所致。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放缓,受欧债危机和国内房地产投资及公司盈利下降影响,出口和投资同步放缓,特别是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叁年的新低导致小康家庭对当前市场的乐观情绪比上期有所降低。然而经济与政策往往呈反向博弈关系,温总理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发改委加速审批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提前下发等系列事件使得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预期并没有出现同步下滑。近日,央行年内首次降息进一步为市场释放货币政策调整积极信号,旨在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在系列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下期指数中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景气的乐观情绪应该会有所上升。
叁、房地产调控“严中求稳”,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持续升温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显示,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已连续4个月上涨,本期达到109。不动产投资意愿由现在不动产投资意愿和预期投资意愿组成。值得关注的是,本期小康家庭现在不动产投资意愿首次达到100临界点(该指标历史数据均处于不景气区间),并且更多的小康家庭预期房价将会上涨。现在增加不动产投资的小康家庭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京沪深地区,其家庭税后年收入在10万以上,且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不动产投资意愿的上涨主要与近期的房地产政策有关。虽然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未明显松动,但出现一些微调,降息之后购房成本下降也会导致一些自住性刚性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总体来看目前全国房地产价格并未明显上升,但成交开始活跃。据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88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4%,降幅比1-4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中国指数研究院在5月28日-6月3日监测的40个城市,逾八成楼市成交周均同比上升,12城市同比涨幅超100%。
四、财富景气指数走势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相匹配
随着指数调查期数的增加,指数走势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的匹配度也在逐步增强,显示出指数越来越明显的经济预测意义:
一是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相匹配。根据近2年的监测,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与颁笔滨的动态呈明显的反向关系,当物价上涨,财富景气指数就会出现下行趋势,反之,则上涨。随着本轮通胀压力持续缓解,财富景气度由底部不断回升。
二是与工资和就业形势相匹配。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与工资就业形势呈现同向变动关系。2012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双双超过当期骋顿笔增速,主要城市岗位空缺与求职比率同样结束了持续1年的下行趋势,环比上升0.04,同比上升0.01,为1.08。同期财富景气指数的表现也从去年的一路下滑开始止跌并持续回升,小康家庭对财富的乐观情绪提高。
叁是与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匹配。财富景气指数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呈同向变动关系。尼尔森最新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一季度的108上升至110,为200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财富景气指数从年初开始持续回升,本期已达131,接近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高点(132),同样预示经济有望出现企稳回升势头。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在上期结束下行趋势并大幅攀升之后,本期继续上升2个单位,为131。叁个一级指标“两升一降”。其中,收入增长指数本期上升6个单位,为145;经济景气指数下降2个单位,为129;投资意愿指数微升2个单位,为118。从区域来看,除南部地区在本期有所下滑,其他各地区的财富景气指数较上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东部地区和京沪深地区最显着。经济下行压力下,财富景气指数由底部持续反弹,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影响:
一、收入增长为小康家庭财富积累提供坚实基础
一是劳动报酬持续上涨,财富积累加快。首先,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乐观。据指数监测,今年以来,小康家庭预期个人工资和家庭收入持续上涨。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不但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现象,相反“用工荒”还在局部地区蔓延,一些公司为了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有效解决“招工难”现象,采取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等有效手段。其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骋顿笔增速。2012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都超过当期骋顿笔增速。再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以及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下半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可能出台等政策因素也增强了小康家庭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乐观度。
二是物价涨幅回落,小康家庭支出减少,实际收入提高。小康家庭预期家庭支出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减少,家庭储蓄随之显着升高。本期报告显示,41%的小康家庭预期未来支出趋于稳定,10%预期支出减少,49%预期支出增多,其中日常开支的增多是引起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刚刚公布的5月颁笔滨涨幅同比持续回落,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小康家庭未来支出预期。
叁是预期财产性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小康家庭收入由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所得组成。在近两期的调研中,小康家庭预期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稳步上升,本期为29%。报告认为这主要与近期利好消息,如降低股票交易费用,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放宽民间资本投资准入等政策存在一定关系。
二、“稳增长”预期发酵,小康家庭宏观经济景气保持乐观
本期经济景气指数比上期略微下滑2个单位,从细项指标看,主要是对现在总体经济环境景气度评价下滑所致。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放缓,受欧债危机和国内房地产投资及公司盈利下降影响,出口和投资同步放缓,特别是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叁年的新低导致小康家庭对当前市场的乐观情绪比上期有所降低。然而经济与政策往往呈反向博弈关系,温总理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发改委加速审批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提前下发等系列事件使得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预期并没有出现同步下滑。近日,央行年内首次降息进一步为市场释放货币政策调整积极信号,旨在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在系列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下期指数中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景气的乐观情绪应该会有所上升。
叁、房地产调控“严中求稳”,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持续升温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显示,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已连续4个月上涨,本期达到109。不动产投资意愿由现在不动产投资意愿和预期投资意愿组成。值得关注的是,本期小康家庭现在不动产投资意愿首次达到100临界点(该指标历史数据均处于不景气区间),并且更多的小康家庭预期房价将会上涨。现在增加不动产投资的小康家庭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京沪深地区,其家庭税后年收入在10万以上,且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不动产投资意愿的上涨主要与近期的房地产政策有关。虽然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未明显松动,但出现一些微调,降息之后购房成本下降也会导致一些自住性刚性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总体来看目前全国房地产价格并未明显上升,但成交开始活跃。据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88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4%,降幅比1-4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中国指数研究院在5月28日-6月3日监测的40个城市,逾八成楼市成交周均同比上升,12城市同比涨幅超100%。
四、财富景气指数走势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相匹配
随着指数调查期数的增加,指数走势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的匹配度也在逐步增强,显示出指数越来越明显的经济预测意义:
一是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相匹配。根据近2年的监测,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与颁笔滨的动态呈明显的反向关系,当物价上涨,财富景气指数就会出现下行趋势,反之,则上涨。随着本轮通胀压力持续缓解,财富景气度由底部不断回升。
二是与工资和就业形势相匹配。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与工资就业形势呈现同向变动关系。2012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双双超过当期骋顿笔增速,主要城市岗位空缺与求职比率同样结束了持续1年的下行趋势,环比上升0.04,同比上升0.01,为1.08。同期财富景气指数的表现也从去年的一路下滑开始止跌并持续回升,小康家庭对财富的乐观情绪提高。
叁是与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匹配。财富景气指数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呈同向变动关系。尼尔森最新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一季度的108上升至110,为200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财富景气指数从年初开始持续回升,本期已达131,接近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高点(132),同样预示经济有望出现企稳回升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