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货币政策缘何“千呼万唤”下“巍然不动”?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8-27 作者:连平 来源: 浏览:1539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12年8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主持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连平:我觉得,从目前形势来看,货币政策可以继续向宽松的方向微调,但没有大幅度放松的必要。这有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不必过于担心经济增长低于目标。

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到7.6%,7月份的数据依然很不理想,令市场大失所望;但实际上,有些数据有转好的迹象,比如说投资和消费等扣除物价因素它们的增长率比上月微幅上升。

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年度经济增长率会降到7.5%以下,我们判断,在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和投资增速逐步有所加快的情况下,全年增长有望达到或接近8%。未来一两个月之后,有些数据可能逐渐好转。为此不应大手笔地推动信贷增长。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2008年底2009年初的教训。近期信贷数据看上去很不好,不能完全归因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而与银行的经营行为有很大关系。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实体经济对信贷有需求,而银行因为不良资产状况有所反弹而相对谨慎。我相信,8月份的信贷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商业银行不会让信贷额度放空。

第二,明年物价可能进入上行周期。

虽然颁笔滨涨幅在逐步走低,7月份涨幅只有1.8%,但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涨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明显回落,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环比都在上升。大部分预测都认为,明年物价可能有一轮上行的走势。劳动力价格、国际粮价、石油价格上升将推升颁笔滨和笔笔滨。

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不能只针对眼前的情况,不能只考虑这个月、这个季度,而要考虑到未来至少一年的物价运行,这是货币政策应有的前瞻性。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现在货币存量很大,适当收紧以控制增量是有必要的,所以进一步大幅度放松不可取。

第叁,房地产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去年以来准备金率多次下调、利率两次下降,流动性趋向宽松、交易成本开始下降,预期发生了很大转变,房地产价格易涨难跌。中央要控制房地产价格,现在却出现了上涨。未来货币政策任何放松的举动都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房地产市场的利好。因此,货币政策放松需要谨慎。

第四,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已经不低。

货币供应量惭2的目标增长率是14%,7月份已经到了13.9%。从削减货币存量、降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的角度看,今年大幅度突破这个指标是不合适的。最近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非常谨慎,与这个指标有很大关系。

第五,中外利差收窄可能推动资本外流。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动关系密切。年初央行说,利率调整要考虑到资本流动。以前,我们主要是考虑利率上调会不会导致更多资本流入;现在则要反向思考。目前资本流出的压力是比较明显的。央行下调利率,使中外利差收缩,可能加大资本流出的压力。这是货币政策短期内需要斟酌的问题。

第六,市场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开始下降。央行为什么降息并同时推行利率市场化?我认为,重要原因是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太高,公司融资成本较高,抑制了公司的投资意愿,所以央行要推动市场实际利率下行,以降低融资成本、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一季度没有降息,准备金率下调在推动市场实际贷款利率下行方面的效果不明显。从央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银行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的比例明显下降,一季度这个比例是70%以上,而6月份接近67%;银行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的比例则明显上升。这还只是2012年6月8日第一次降息的效果显现。7月初央行又降了一次息,未来向下拉动利率的作用会更强。

最后,银行业的走势需要关注。上半年银行的业绩还不错,但大银行盈利已经开始收缩。下半年,降息的影响开始显现,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在下降,同时中间业务收入迅速放缓。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压力将在明年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如果央行再降一次息,不良资产余额小幅增加,则商业银行明年可能出现利润负增长。这也将是货币政策在推行降息和利率市场化举措之后,要进一步实施同方向操作时应当谨慎考虑的问题。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