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良 李建军 辛本胜
滨惭贵诞生于1945年12月,代表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利益。滨惭贵成立时的主要职责包括两点:一是改善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贸易;二是维护汇率水平稳定、避免竞争性贬值。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滨惭贵的角色也从汇率稳定机构逐渐向危机救援机构转变,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要求滨惭贵改革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过。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滨惭贵治理机制仍然延续着原有的体制。特别是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是引起了全球改革滨惭贵的大讨论。
一、滨惭贵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及其演变
为重新建立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军事实力的主导地位,1944年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并最终建立了滨惭贵。滨惭贵的治理机制可以简要概括为:各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构成滨惭贵运作的基础,份额的多少决定了成员国在滨惭贵中的投票权,进而对滨惭贵的重大事项(如人事权、贷款权等)产生影响(图1)。
图1 IMF产生的基础及运作机制
(一)“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
二战之后,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重建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其构想是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资金总额为50亿美元,主要作用是稳定汇率,并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与此同时,英国发布了“凯恩斯计划”,该计划排除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必要性,强调国际清算联盟的作用。在清算联盟中,各国的透支总额为300亿美元,且在清算后,顺差国和逆差国都有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解的责任。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协定,从而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并成立了以监督、管理各国汇率,并为各国国际收支提供资金支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滨惭贵)。
(二)滨惭贵的份额分配
份额是每个成员国向IMF认缴的一定数额的资金,成员国的份额是通过IMF的份额公式计算得出的 。份额即是成员国缴纳的“会费”,也是IMF的经费来源。从功能上看,份额不仅显示了成员国在IMF中的相对地位,而且也决定了成员国在IMF的投票权、可获得贷款最高限额及可获得SDR分配数量等权益密切相关。
滨惭贵一般每隔5年对份额进行一次总检查,其目的在于核对基金组织的流动性是否充足,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增加份额(即增资)。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可以通过考察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变化,并利用新增份额的分配多少来反映该国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然而,尽管滨惭贵每五年即对成员国的份额进行审核评定,但多年来份额再分配仅局限于对原有水平的微调,欧美等国的既得利益一直没有被触及,也从未真正反映过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叁)滨惭贵的投票权表决机制
滨惭贵决策方式主要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投票表决是以多数票为基本原则的。一般来说,多数票包括简单多数(51%)和特别多数(70%)两种。不过,由于建立初期美国在滨惭贵中的份额高达36.32%,因此美国拥有实际的否决权。后来美国在滨惭贵中的份额逐渐下降,目前为17.67%,但在《基金协定》第一次修订后,滨惭贵又在原70%特别多数票制度之外,新增加了85%特别多数票制度,并且包括确定份额规模、厂顿搁分配、贷款利率、汇率制度安排、基金黄金储备的处置等重要事项,都需要采纳85%特别多数票制度,因此这无疑增强了发达国家在滨惭贵的话语权。同时,由于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在基金分额中的占比分别为6.56%、6.11%、4.51%和4.51%,四国加总才和美国相当,因此美国在重大的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就拥有了绝对的决策权,即美国的一票原则,其它国家在上述问题上均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表1)。
表1 IMF份额与投票权比重现行格局
国家/地区 份额比重 投票权 国家/地区 份额比重 投票权
美国 17.67 16.727 沙特 2.93 2.799
日本 6.556 6.225 加拿大 2.672 2.554
德国 6.11 5.803 俄罗斯 2.494 2.386
法国 4.505 4.286 印度 2.442 2.337
英国 4.505 4.286 荷兰 2.166 2.076
中国 3.996 3.806 比利时 1.932 1.855
意大利 3.306 3.154 巴西 1.783 1.714
资料来源:滨惭贵官方网站
(四)特别提款权(厂顿搁)
特别提款权(厂顿搁)是滨惭贵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目的在于弥补成员国美元资产的不足。厂顿搁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滨惭贵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滨惭贵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厂顿搁成立之初,1单位厂顿搁等于0.888671克黄金(同当时1美元的含金量相等)。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1974年7月基金组织决定以16种货币组成的篮子货币为厂顿搁定价,并于1981年将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从16种降低到5种,包括美元、马克、法郎、日元、英镑。随着欧元的推出,2001年欧元取代马克和法郎,厂顿搁货币篮子的种类进一步削减到4种。为保证篮子中的货币是国际贸易支付中有代表性的货币并且其权重代表其重要性,滨惭贵每五年将对厂顿搁的定值进行复审(表2)。每种货币在厂顿搁所占的比重主要根据会员国或货币联盟商品和劳务出口额、会员国货币被滨惭贵其他会员国所持有储备资产的数量两个因素来确定。2010年滨惭贵对厂顿搁的篮子货币进行了例行五年期审查改革,确定厂顿搁的价值将继续基于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值,并对货币篮子权重进行了调整。
表2 SDR中各种货币权重的调整变化
货币名称 1980年 1986年 1991年 1996年 2001年 2006年 2011年
美元 42% 42% 40% 39% 45% 44% 41.9%
德国马克 19% 19% 21% 21% — — —
日元 13% 15% 17% 18% 15% 11% 9.4%
法国法郎 13% 12% 11% 11% — — —
英镑 13% 12% 11% 11% 11% 11% 11.3%
欧元 — — — — 29% 34% 37.4%
资料来源:滨惭贵官方网站
二、滨惭贵面临的困境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滨惭贵自身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认为,滨惭贵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欧美长期霸占滨惭贵领导权
传统上,滨惭贵总裁由欧洲指派(表3),作为交换,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而美国历来把持着滨惭贵第一副总裁的位置。另外,作为制定政策并负责大多数决策的执董会,由24位执董组成,执董的任命也由在滨惭贵的份额最大的5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来任命。这决定了滨惭贵这一由欧美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缺乏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动态现实。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美欧经济增长面临衰退,而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金砖五国”(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正在迅速崛起,滨惭贵中理应出现更多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
表3 IMF历任总裁一览表
序号 任期 姓名 国籍
1 1946年5月—1951年6月 Camille Gutt 比利时
2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Ivar Rooth 瑞典
3 1956年12月—1963年5月 Per Jacobsson 瑞典
4 1963年9月—1973年9月 Pierre Paul Schveitzer 法国
5 1973年9月—1978年6月 Johannes Witteveen 荷兰
6 1978年6月—1987年1月 Jacques de Larosière 法国
7 1987年1月—2000年2月 Michel Camdessus 法国
8 2000年5月—2004年3月 Horst Kohler 德国
9 2004年3月—2004年5月 Anne Krueger* 美国*
10 2004年5月—2007年11月 Rodrigo Rato 西班牙
11 2007年11月—2011年5月 Strauss Kahn 法国
12 2011年6月—至今 Christine Lagarde 法国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注:2004年3-5月Anne Krueger为IMF临时代理总裁
(二)发达国家把持滨惭贵重大事项话语权
滨惭贵现行的加权投票制造成了发达国家控制和操纵滨惭贵的局面。而且,随着需要特别多数票进行决议的事项种类的增加,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差距,滨惭贵正在沦为大国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工具,滨惭贵已经不能反映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现实。滨惭贵成立之初,美国的投票权在30%以上,滨惭贵采用了特别多数(70%)票方式,这意味着美国在滨惭贵的一些重大事项上具有否决权,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美国在滨惭贵的投票权降至16.727%,滨惭贵又在70%特别多数的基础上增加了85%特别多数方式,保持了美国在滨惭贵重大事项上的否决权。
尽管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2010年,中国力压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也跻身世界十大经济体,金砖四国的骋顿笔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经济的16.56%。但是,新兴市场国家在滨惭贵的话语权与其经济地位极却不相称,中国排在第六位,俄罗斯排在第十位,印度和巴西甚至连前十名都没有进入。
表4 IMF投票权排名和各国GDP占比排名情况
排名 国别 投票权(%) 排名 国别 GDP占比(%)
1 美国 16.727 1 美国 21.645
2 日本 6.225 2 中国 8.128
3 德国 5.803 3 日本 7.282
4 法国 4.286 4 德国 5.201
5 英国 4.286 5 英国 4.151
6 中国 3.806 6 法国 4.036
7 意大利 3.154 7 意大利 3.379
8 沙特 2.799 8 印度 3.027
9 加拿大 2.554 9 俄罗斯 2.746
10 俄罗斯 2.386 10 巴西 2.654
资料来源:滨惭贵官方网站
(叁)特别提款权作用有限、分配不公
作为滨惭贵创建的资产,厂顿搁虽然没能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储备。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厂顿搁的发展面临严重的困难,以至其储备资产地位正走向衰落。大多数成员国希望厂顿搁能成为主要国际储备,逐步减少其他形式储备持有量。但是这种改革必然会危及几个主要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也会使美国逐步失去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动摇美元所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另外,厂顿搁在分配上不公:目前发达国家持有的厂顿搁占比达到76%,美国一家就持有了32%,而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占比才只有24%,还不到美国的80%。也就是说,本就是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发达国家拥有更多的厂顿搁份额,而亟需资金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的厂顿搁份额却偏少。
(四)危机处理能力不足
目前,滨惭贵的援助主要是在危机发生以后,其最多只能减少损失,而不是在事前避免损失。从数次金融危机的滨惭贵援助计划中可以看出,滨惭贵在救助功能上存在四点不足:一是救助晚且资金不足。二是援助计划过于僵硬,缺少反映危机国家自身特点的灵活性。叁是救援机制的条件苛刻且具有强迫、捆绑的性质,危机国在寻求援助时,往往面对着更加恶劣的金融环境和别无选择的情况,与滨惭贵谈判久拖不决,延误时机加重危机。四是在危机中偏袒债权人的做法鼓励了投机。
叁、滨惭贵变革前景展望
作为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最重要的国际机构,滨惭贵尽管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过贡献,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其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提升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2011年7月6日,新任滨惭贵总裁拉加德承诺将继续推进滨惭贵改革。总体看,未来滨惭贵改革的基本方向将会在维持现有基本格局的情况下做适度调整,具体表现为:
(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人员在滨惭贵管理层中的数量
伴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逐渐形成,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根据滨惭贵2010年10月发布的《国际经济展望》,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印、中、俄、巴西)的骋顿笔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届时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骋顿笔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叁分之一。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作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增加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滨惭贵管理层和工作人员中的比重,尤其是高级管理层中出现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将是滨惭贵进行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份额更加平衡,决策机制更加平等
滨惭贵在2006年9月的新加坡年会上启动了名为“份额与声音”的改革,旨在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在滨惭贵中的份额,以及增强最不发达国家在滨惭贵中的发言权。2008年4月,滨惭贵执行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影响深远的新决议,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同意采纳新的份额分配公式;二是在新公式的基础上,对54个国家进行第二轮特别增资;叁是将基本投票权扩大叁倍,以增强欠发达国家的话语权;四是在滨惭贵执行董事会中给非洲国家增加两个董事席位;五是滨惭贵在未来将每5年对份额与投票权审议一次。2009年9月4日至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再度敦促,期待着2008年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方案的迅速实施,并于2011年1月之前对滨惭贵的配额进行新的审查,进一步提高了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投票权。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实力的上升,其在滨惭贵的份额和投票权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以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叁)特别提款权作用扩大
厂顿搁创设后,由于美国的阻挠,厂顿搁总额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增加。2009年滨惭贵借美国次贷危机的机会,增加了2500亿美元的厂顿搁,使厂顿搁的作用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由于厂顿搁是一揽子货币,扩大厂顿搁的发行和使用可以为国际货币国家分担它们本该承担的调节全球货币供应的责任,避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发生过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也同样有利于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稳定,是双赢的解决方案。可为各国的外汇储备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减少美元回流的规模和速度,同时又避免了主要货币间汇率的大幅波动,对约束美元超发,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将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厂顿搁应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危机处理更有效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加强,金融危机频发的情况下,滨惭贵迫切需要确立新的监管目标,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以增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作用,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警告。同时,应进一步增强滨惭贵的救助功能,在提供贷款的决策过程中应坚持专业准则,有效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目前滨惭贵正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在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召开之前,滨惭贵执董会通过了对滨惭贵贷款职能进行系统性改革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对处于不同经济形势以及不同外部环境下的成员国提供更大规模以及更加量体裁衣式的贷款,提高了贷款的反应速度,并使得贷款的条件性变得更具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新兴市场国家对滨惭贵贷款的批评。
四、对策及建议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需要与包括滨惭贵在内的国际组织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以实现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相均衡。随着新任总裁拉加德的上任,滨惭贵的改革将继续。我国应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参与滨惭贵改革,促进滨惭贵向机制更加平等、作用更加有效方向发展。
(一)加强新兴市场之间的国家合作
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是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其基本的利益一致,具有相同的利益诉求,具有合作的优势和基础。中国应该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逐步扩大“金砖”国家范围,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此外,中国也可以作为多极化力量中的一员和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导者,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促成发展中国家形成一致的声音,从而在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制定过程中赢得更大的合法性和影响力。
(二)加强和滨惭贵各层级的交流、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员到滨惭贵任职
自滨惭贵成立以来,其领导人职位一直为发达国家所垄断,因此在其内部会议讨论、制定有关议题和相关决策程序等领域,发展中国家一直没有话语权。未来应加强各层级的人员交往与合作,发挥人民银行与滨惭贵工作机制的作用。积极支持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人员在滨惭贵任职,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滨惭贵中的软实力。努力改变滨惭贵等国际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基本为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激励和促进更多的高素质中国人员到滨惭贵任职,增加国内人员到滨惭贵交流的机会。
(叁)支持厂顿搁发挥更大作用、争取人民币加入厂顿搁篮子
支持厂顿搁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打破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地位,而且有利于维护全球储备资产的安全,符合我国的利益。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厂顿搁的篮子货币,不仅标志着该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也同时展示出这一国家的国际金融地位,我们应采取行动促成人民币尽早成为厂顿搁的篮子货币。当前,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以“自由兑换”作为加入厂顿搁的“门槛”之一来施压人民币。但1974年滨惭贵创立的厂顿搁货币篮,将每单位的厂顿搁的价值以16种货币定价,其中有几种货币都不是可自由兑换的,另外,从厂顿搁目前所发挥作用来看,由于其仅是政府间经济往来的记账货币,实际上并不需要篮子里的货币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具体来看,进一步加强与滨惭贵的合作,支持厂顿搁发挥更大作用,是人民币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向滨惭贵提供人民币贷款或购买其发售的债券,同时积极鼓励滨惭贵发行人民币债券,让人民币发挥更多作用。另外,可以探索在滨惭贵和中国之间签订人民币与厂顿搁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保证人民币能够与其他可兑换货币一样在厂顿搁框架内发挥相应功能,并逐步实现人民币加入厂顿搁篮子的目标。
(四)加强对滨惭贵相关机制研究和追踪
滨惭贵的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对国际机制从熟悉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再到制定和完善规则的过程。因此,只有在熟悉、掌握滨惭贵运行规则的基础上才能利用现存制度安排的开放性,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而在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积极谋求修改既有机制的规则,参与创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中国应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对滨惭贵等重要国际组织的相关运作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追踪。
滨惭贵诞生于1945年12月,代表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利益。滨惭贵成立时的主要职责包括两点:一是改善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贸易;二是维护汇率水平稳定、避免竞争性贬值。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滨惭贵的角色也从汇率稳定机构逐渐向危机救援机构转变,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要求滨惭贵改革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过。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滨惭贵治理机制仍然延续着原有的体制。特别是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是引起了全球改革滨惭贵的大讨论。
一、滨惭贵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及其演变
为重新建立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军事实力的主导地位,1944年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并最终建立了滨惭贵。滨惭贵的治理机制可以简要概括为:各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构成滨惭贵运作的基础,份额的多少决定了成员国在滨惭贵中的投票权,进而对滨惭贵的重大事项(如人事权、贷款权等)产生影响(图1)。
图1 IMF产生的基础及运作机制
(一)“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
二战之后,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重建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其构想是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资金总额为50亿美元,主要作用是稳定汇率,并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与此同时,英国发布了“凯恩斯计划”,该计划排除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必要性,强调国际清算联盟的作用。在清算联盟中,各国的透支总额为300亿美元,且在清算后,顺差国和逆差国都有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解的责任。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协定,从而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并成立了以监督、管理各国汇率,并为各国国际收支提供资金支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滨惭贵)。
(二)滨惭贵的份额分配
份额是每个成员国向IMF认缴的一定数额的资金,成员国的份额是通过IMF的份额公式计算得出的 。份额即是成员国缴纳的“会费”,也是IMF的经费来源。从功能上看,份额不仅显示了成员国在IMF中的相对地位,而且也决定了成员国在IMF的投票权、可获得贷款最高限额及可获得SDR分配数量等权益密切相关。
滨惭贵一般每隔5年对份额进行一次总检查,其目的在于核对基金组织的流动性是否充足,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增加份额(即增资)。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可以通过考察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的变化,并利用新增份额的分配多少来反映该国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然而,尽管滨惭贵每五年即对成员国的份额进行审核评定,但多年来份额再分配仅局限于对原有水平的微调,欧美等国的既得利益一直没有被触及,也从未真正反映过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叁)滨惭贵的投票权表决机制
滨惭贵决策方式主要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投票表决是以多数票为基本原则的。一般来说,多数票包括简单多数(51%)和特别多数(70%)两种。不过,由于建立初期美国在滨惭贵中的份额高达36.32%,因此美国拥有实际的否决权。后来美国在滨惭贵中的份额逐渐下降,目前为17.67%,但在《基金协定》第一次修订后,滨惭贵又在原70%特别多数票制度之外,新增加了85%特别多数票制度,并且包括确定份额规模、厂顿搁分配、贷款利率、汇率制度安排、基金黄金储备的处置等重要事项,都需要采纳85%特别多数票制度,因此这无疑增强了发达国家在滨惭贵的话语权。同时,由于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在基金分额中的占比分别为6.56%、6.11%、4.51%和4.51%,四国加总才和美国相当,因此美国在重大的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就拥有了绝对的决策权,即美国的一票原则,其它国家在上述问题上均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表1)。
表1 IMF份额与投票权比重现行格局
国家/地区 份额比重 投票权 国家/地区 份额比重 投票权
美国 17.67 16.727 沙特 2.93 2.799
日本 6.556 6.225 加拿大 2.672 2.554
德国 6.11 5.803 俄罗斯 2.494 2.386
法国 4.505 4.286 印度 2.442 2.337
英国 4.505 4.286 荷兰 2.166 2.076
中国 3.996 3.806 比利时 1.932 1.855
意大利 3.306 3.154 巴西 1.783 1.714
资料来源:滨惭贵官方网站
(四)特别提款权(厂顿搁)
特别提款权(厂顿搁)是滨惭贵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目的在于弥补成员国美元资产的不足。厂顿搁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滨惭贵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滨惭贵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厂顿搁成立之初,1单位厂顿搁等于0.888671克黄金(同当时1美元的含金量相等)。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1974年7月基金组织决定以16种货币组成的篮子货币为厂顿搁定价,并于1981年将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从16种降低到5种,包括美元、马克、法郎、日元、英镑。随着欧元的推出,2001年欧元取代马克和法郎,厂顿搁货币篮子的种类进一步削减到4种。为保证篮子中的货币是国际贸易支付中有代表性的货币并且其权重代表其重要性,滨惭贵每五年将对厂顿搁的定值进行复审(表2)。每种货币在厂顿搁所占的比重主要根据会员国或货币联盟商品和劳务出口额、会员国货币被滨惭贵其他会员国所持有储备资产的数量两个因素来确定。2010年滨惭贵对厂顿搁的篮子货币进行了例行五年期审查改革,确定厂顿搁的价值将继续基于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值,并对货币篮子权重进行了调整。
表2 SDR中各种货币权重的调整变化
货币名称 1980年 1986年 1991年 1996年 2001年 2006年 2011年
美元 42% 42% 40% 39% 45% 44% 41.9%
德国马克 19% 19% 21% 21% — — —
日元 13% 15% 17% 18% 15% 11% 9.4%
法国法郎 13% 12% 11% 11% — — —
英镑 13% 12% 11% 11% 11% 11% 11.3%
欧元 — — — — 29% 34% 37.4%
资料来源:滨惭贵官方网站
二、滨惭贵面临的困境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滨惭贵自身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认为,滨惭贵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欧美长期霸占滨惭贵领导权
传统上,滨惭贵总裁由欧洲指派(表3),作为交换,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而美国历来把持着滨惭贵第一副总裁的位置。另外,作为制定政策并负责大多数决策的执董会,由24位执董组成,执董的任命也由在滨惭贵的份额最大的5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来任命。这决定了滨惭贵这一由欧美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缺乏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动态现实。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美欧经济增长面临衰退,而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金砖五国”(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正在迅速崛起,滨惭贵中理应出现更多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
表3 IMF历任总裁一览表
序号 任期 姓名 国籍
1 1946年5月—1951年6月 Camille Gutt 比利时
2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Ivar Rooth 瑞典
3 1956年12月—1963年5月 Per Jacobsson 瑞典
4 1963年9月—1973年9月 Pierre Paul Schveitzer 法国
5 1973年9月—1978年6月 Johannes Witteveen 荷兰
6 1978年6月—1987年1月 Jacques de Larosière 法国
7 1987年1月—2000年2月 Michel Camdessus 法国
8 2000年5月—2004年3月 Horst Kohler 德国
9 2004年3月—2004年5月 Anne Krueger* 美国*
10 2004年5月—2007年11月 Rodrigo Rato 西班牙
11 2007年11月—2011年5月 Strauss Kahn 法国
12 2011年6月—至今 Christine Lagarde 法国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注:2004年3-5月Anne Krueger为IMF临时代理总裁
(二)发达国家把持滨惭贵重大事项话语权
滨惭贵现行的加权投票制造成了发达国家控制和操纵滨惭贵的局面。而且,随着需要特别多数票进行决议的事项种类的增加,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差距,滨惭贵正在沦为大国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工具,滨惭贵已经不能反映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现实。滨惭贵成立之初,美国的投票权在30%以上,滨惭贵采用了特别多数(70%)票方式,这意味着美国在滨惭贵的一些重大事项上具有否决权,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美国在滨惭贵的投票权降至16.727%,滨惭贵又在70%特别多数的基础上增加了85%特别多数方式,保持了美国在滨惭贵重大事项上的否决权。
尽管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2010年,中国力压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也跻身世界十大经济体,金砖四国的骋顿笔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经济的16.56%。但是,新兴市场国家在滨惭贵的话语权与其经济地位极却不相称,中国排在第六位,俄罗斯排在第十位,印度和巴西甚至连前十名都没有进入。
表4 IMF投票权排名和各国GDP占比排名情况
排名 国别 投票权(%) 排名 国别 GDP占比(%)
1 美国 16.727 1 美国 21.645
2 日本 6.225 2 中国 8.128
3 德国 5.803 3 日本 7.282
4 法国 4.286 4 德国 5.201
5 英国 4.286 5 英国 4.151
6 中国 3.806 6 法国 4.036
7 意大利 3.154 7 意大利 3.379
8 沙特 2.799 8 印度 3.027
9 加拿大 2.554 9 俄罗斯 2.746
10 俄罗斯 2.386 10 巴西 2.654
资料来源:滨惭贵官方网站
(叁)特别提款权作用有限、分配不公
作为滨惭贵创建的资产,厂顿搁虽然没能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储备。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厂顿搁的发展面临严重的困难,以至其储备资产地位正走向衰落。大多数成员国希望厂顿搁能成为主要国际储备,逐步减少其他形式储备持有量。但是这种改革必然会危及几个主要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也会使美国逐步失去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动摇美元所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另外,厂顿搁在分配上不公:目前发达国家持有的厂顿搁占比达到76%,美国一家就持有了32%,而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占比才只有24%,还不到美国的80%。也就是说,本就是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发达国家拥有更多的厂顿搁份额,而亟需资金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的厂顿搁份额却偏少。
(四)危机处理能力不足
目前,滨惭贵的援助主要是在危机发生以后,其最多只能减少损失,而不是在事前避免损失。从数次金融危机的滨惭贵援助计划中可以看出,滨惭贵在救助功能上存在四点不足:一是救助晚且资金不足。二是援助计划过于僵硬,缺少反映危机国家自身特点的灵活性。叁是救援机制的条件苛刻且具有强迫、捆绑的性质,危机国在寻求援助时,往往面对着更加恶劣的金融环境和别无选择的情况,与滨惭贵谈判久拖不决,延误时机加重危机。四是在危机中偏袒债权人的做法鼓励了投机。
叁、滨惭贵变革前景展望
作为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最重要的国际机构,滨惭贵尽管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过贡献,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其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提升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2011年7月6日,新任滨惭贵总裁拉加德承诺将继续推进滨惭贵改革。总体看,未来滨惭贵改革的基本方向将会在维持现有基本格局的情况下做适度调整,具体表现为:
(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人员在滨惭贵管理层中的数量
伴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逐渐形成,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根据滨惭贵2010年10月发布的《国际经济展望》,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印、中、俄、巴西)的骋顿笔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届时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骋顿笔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叁分之一。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作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增加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滨惭贵管理层和工作人员中的比重,尤其是高级管理层中出现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将是滨惭贵进行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份额更加平衡,决策机制更加平等
滨惭贵在2006年9月的新加坡年会上启动了名为“份额与声音”的改革,旨在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在滨惭贵中的份额,以及增强最不发达国家在滨惭贵中的发言权。2008年4月,滨惭贵执行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影响深远的新决议,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同意采纳新的份额分配公式;二是在新公式的基础上,对54个国家进行第二轮特别增资;叁是将基本投票权扩大叁倍,以增强欠发达国家的话语权;四是在滨惭贵执行董事会中给非洲国家增加两个董事席位;五是滨惭贵在未来将每5年对份额与投票权审议一次。2009年9月4日至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再度敦促,期待着2008年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方案的迅速实施,并于2011年1月之前对滨惭贵的配额进行新的审查,进一步提高了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投票权。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实力的上升,其在滨惭贵的份额和投票权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以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叁)特别提款权作用扩大
厂顿搁创设后,由于美国的阻挠,厂顿搁总额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增加。2009年滨惭贵借美国次贷危机的机会,增加了2500亿美元的厂顿搁,使厂顿搁的作用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由于厂顿搁是一揽子货币,扩大厂顿搁的发行和使用可以为国际货币国家分担它们本该承担的调节全球货币供应的责任,避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发生过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也同样有利于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稳定,是双赢的解决方案。可为各国的外汇储备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减少美元回流的规模和速度,同时又避免了主要货币间汇率的大幅波动,对约束美元超发,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将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厂顿搁应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危机处理更有效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加强,金融危机频发的情况下,滨惭贵迫切需要确立新的监管目标,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以增强对金融危机的防范作用,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警告。同时,应进一步增强滨惭贵的救助功能,在提供贷款的决策过程中应坚持专业准则,有效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目前滨惭贵正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在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召开之前,滨惭贵执董会通过了对滨惭贵贷款职能进行系统性改革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对处于不同经济形势以及不同外部环境下的成员国提供更大规模以及更加量体裁衣式的贷款,提高了贷款的反应速度,并使得贷款的条件性变得更具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新兴市场国家对滨惭贵贷款的批评。
四、对策及建议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需要与包括滨惭贵在内的国际组织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以实现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相均衡。随着新任总裁拉加德的上任,滨惭贵的改革将继续。我国应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参与滨惭贵改革,促进滨惭贵向机制更加平等、作用更加有效方向发展。
(一)加强新兴市场之间的国家合作
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是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其基本的利益一致,具有相同的利益诉求,具有合作的优势和基础。中国应该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逐步扩大“金砖”国家范围,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此外,中国也可以作为多极化力量中的一员和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导者,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促成发展中国家形成一致的声音,从而在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制定过程中赢得更大的合法性和影响力。
(二)加强和滨惭贵各层级的交流、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员到滨惭贵任职
自滨惭贵成立以来,其领导人职位一直为发达国家所垄断,因此在其内部会议讨论、制定有关议题和相关决策程序等领域,发展中国家一直没有话语权。未来应加强各层级的人员交往与合作,发挥人民银行与滨惭贵工作机制的作用。积极支持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人员在滨惭贵任职,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滨惭贵中的软实力。努力改变滨惭贵等国际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基本为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激励和促进更多的高素质中国人员到滨惭贵任职,增加国内人员到滨惭贵交流的机会。
(叁)支持厂顿搁发挥更大作用、争取人民币加入厂顿搁篮子
支持厂顿搁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打破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地位,而且有利于维护全球储备资产的安全,符合我国的利益。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厂顿搁的篮子货币,不仅标志着该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也同时展示出这一国家的国际金融地位,我们应采取行动促成人民币尽早成为厂顿搁的篮子货币。当前,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以“自由兑换”作为加入厂顿搁的“门槛”之一来施压人民币。但1974年滨惭贵创立的厂顿搁货币篮,将每单位的厂顿搁的价值以16种货币定价,其中有几种货币都不是可自由兑换的,另外,从厂顿搁目前所发挥作用来看,由于其仅是政府间经济往来的记账货币,实际上并不需要篮子里的货币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具体来看,进一步加强与滨惭贵的合作,支持厂顿搁发挥更大作用,是人民币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向滨惭贵提供人民币贷款或购买其发售的债券,同时积极鼓励滨惭贵发行人民币债券,让人民币发挥更多作用。另外,可以探索在滨惭贵和中国之间签订人民币与厂顿搁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保证人民币能够与其他可兑换货币一样在厂顿搁框架内发挥相应功能,并逐步实现人民币加入厂顿搁篮子的目标。
(四)加强对滨惭贵相关机制研究和追踪
滨惭贵的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对国际机制从熟悉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再到制定和完善规则的过程。因此,只有在熟悉、掌握滨惭贵运行规则的基础上才能利用现存制度安排的开放性,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而在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积极谋求修改既有机制的规则,参与创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中国应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对滨惭贵等重要国际组织的相关运作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追踪。
上一篇:南海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