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把握开放重大红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1-02 作者:宗良 来源: 浏览:188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13年12月28日 作者在金融时报专家座谈的发言摘要:
  

  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预示着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融入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升级转型。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当一国经济走强,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物在国际上具有显着的竞争力时,也正是这一经济体迫切希望能够参与到世界经济当中、分享全球贸易果实的好时机。
  对外开放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重要契机。近年来,我国产能过剩形势严峻,结构调整压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将传统产业逐步向海外转移,既符合全球分工变化趋势规律,也符合我国国家利益。
  对外开放是适应世界贸易格局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一轮新高潮,我国只有主动积极应对,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主动参与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建立,才能在新的贸易环境中取得有利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开放的巨大红利。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分工高度思考,通过对外开放实现我国公司的合理布局,对全球贸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着强劲的促进作用。
  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保持传统贸易优势。为了在保持社会稳定基础上把握开放红利,缓解变革期的阵痛,在外贸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持传统优势、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推动我国经济“走出去”。通过“走出去”战略,把过剩产能和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向海外转移,既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公司跨境配置市场营销渠道等战略资源,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服务和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以及带动国内出口。
  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在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当前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却如火如荼地开展。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前表示:“这一轮区域合作高潮的突出特点,是发达国家将其作为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的‘标杆’。如果我们在新规则制定中应对不力,就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对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我国要多管齐下,关注罢笔笔、罢罢滨笔等的动向,保持与美国接触的同时探索与欧盟谈判签订自贸协定,也要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通过多层次对话机制,增进理解,互利共赢等。
  提升人民币国际认可程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取得了显着成绩。根据厂奥滨贵罢统计显示,在传统贸易融资工具使用中,人民币作为计价及结算货币的比例,已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今年10月的8.66%,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恰逢其时,对促进我国经贸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
  可从以下叁方面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丰富海外人民币市场的产物创新,提高交易活跃度,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建立以亚太和欧洲地区为核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使之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发展的助推器。二是鼓励公司在跨境结算、投资和融资中使用人民币,提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的规模和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交易网络中的地位,促进人民币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被广泛使用的主要货币之一。叁是深化金融合作,积极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增加海外人民币的存量,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各国政府中的认可度,力促人民币成为部分国家储备货币。
  实现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我国应抓住时机,以打造我国银行业的全球服务能力、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地位、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利益为最终目标,以应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强化我国银行业全球布局为阶段性目标,积极推动我国银行业加快“走出去”,力争在未来10年内培育3到5家大型跨国银行集团,成功实现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发展和飞跃。
  加快自贸区建设,稳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开启了我国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入的严格管制、稳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探索,起到了重要的先试先行作用。加快自贸区建设,实现金融服务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成为我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释放开放红利的又一重要抓手。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