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叁大战略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编辑: 发布时间:2014-12-18 作者:宗良 来源: 浏览:237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14-12-16 15:34:40 作者:本报,刘红 来源:金融时报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就是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会议还强调了明年稳定经济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性,同时要继续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会议明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叁大战略。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会议提出的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实质就是通过培育新的增长极,助力经济转型升级,而叁大战略就是重点实施路径,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
“一带一路”是我国西部继续开发开放、东部转型“走出去”的现实需要,是我国沿边、内陆持续开放的新战略。秉承“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内涵,我国与沿线有关国家将在多领域合作,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以及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进一步便利化,必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宗良表示:“此举可以形成两个重要的增长极、增长带,同时又实现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对接,既有利于稳增长、化解产能过剩,也有利于实现结构升级。”
2014年8月,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副总理张高丽担任组长,涉及通关、税收、产权交易、环保、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方案或机制也已经出台,这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实质的规划和操作阶段。宗良认为:“未来几年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必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崛起,成为我国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极。”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货运量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于长江经济带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宗良认为:“长江经济带是连接内地与沿海的重要增长极。”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我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我国经济新棋局做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还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不是简单的本国经济增长极,而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让沿线相关国家或地区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宗良认为,在战略方向上,我国更加重视共建亚洲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将“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实现海陆两大方向的开放。在合作内容上,我国正在努力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优先部署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前期多国共同出资的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我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将打破“一带一路”和亚洲互联互通的资金瓶颈,这是新兴经济体成功主导国际金融规则的重要尝试,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其未来发展将给相关地区带来巨大机遇。宗良说,目前来看,“一带一路”的战略主要是针对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共需约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港口、公路)方面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解决资金瓶颈,需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重大的契机。不仅有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还有与城镇化相结合打造“丝绸之路”的明星城市、明珠城市的机遇;支持公司转型升级、“走出去”等。整体看,我国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直接投资占比并不高。2013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区域的直接投资为126.7亿美元,占整体投资的11.7%。2013年底,我国对以上区域的直接投资存量为760.0亿美元,占比11.5%。
宗良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作用在于:为这个区域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我国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出口;推动海外直接投资,鼓励我国的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谋求全球发展。各地区要顺应国家的发展战略,找到自己的角色,寻求发展机遇;公司要积极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转型升级;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转型升级中实现自身利益的平稳发展。他预计明年“一带一路”建设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细则会陆续出台,各省份在区域协调发展上的合作将取得突破。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