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04:16:00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红
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火车头”;第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第叁,部分工业行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四,叁大区域战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五,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浪潮。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依靠传统增长点转向依靠新的增长点,旧的增长点正在逐步淡出,新的增长点还有待培育。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在此新旧动力交替更迭之际,适应新常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
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市场需求潜力比较大、增长比较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过努力可以较快发展的新兴产业。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在当前阶段,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火车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经过近几年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和政策措施的扶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开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宗良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拉动力量。
第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近些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叁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中高收入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主动调结构、促转型的结果。宗良预计,未来五年服务业对骋顿笔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上升,到2020年将达55%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第叁,部分工业行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居民消费已经从吃饭、穿衣向出行、娱乐层面升级,预计文教娱乐、汽车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将快速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医疗健康、生态环保的需求不断上升,预计医药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仍将快速发展。非金属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预计非金属矿采选业仍将快速发展。宗良表示,近年来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但其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第四,叁大区域战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宗良认为,上述战略将给相关地区带来巨大机遇。目前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针对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共需约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五,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浪潮。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发展,不仅有可能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同时还可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变革的重要途径,因此,互联网及其与金融等领域的结合有望掀起经济增长浪潮。目前,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通信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互联网技术业务创新活跃,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表现形态和实现方式,将通过提高资金市场竞争程度、资金配置效率和降低信贷资金成本等方式来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宗良称:“互联网技术应用及融合发展将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和信息消费增长,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创新点。”
与此同时,宗良认为,应积极开拓新市场。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传统产业相对饱和,许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承受巨大压力,在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在宗良看来,当前我国已处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新时期,已经不能仅从国内考虑问题,必须从全球化角度进行布局,积极拓展新市场,这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拓展新市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和占领市场竞争高点。同时,对外开放还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结构升级。
宗良认为,现有支撑经济增长的存量在未来将面临不同的前景:部分继续增长,部分将消失,部分需要转型升级。培育新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但这是一个难点,也需要一个过程。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如何“走出去”?
下一篇:登独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