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15-04-27 05:53: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採访嘉宾: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宗 良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魯政委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向松祚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中心主任 郭田勇
採访记者:
中國經濟網 馬常艷
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上升的同时,沪深两市股指却不断走高,其背后的逻辑是什麼?
宗良:金融市场的变化有自身的规律。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的上涨,实际上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从长期来看,股指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推进有着密切的关係。儘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鲁政委:当下的经济基本面只是影响股指变化的一个因素,股指更多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预期流动性会改善,就可以对股指的上升起到推动作用。另外,目前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改革释放活力,未来的经济前景也会更好。
郭田勇:从歷史来看,股指走势跟宏观经济基本面也有过一些不同步的情况。股市的表现有点像一种对经济前瞻性的反映。儘管目前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但从长远看,各方还是很有信心的。
向松祚:股市表现与实体经济脱节,全球皆如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股市平均上涨幅度达到160%,而实体经济增幅却不到20%。
记者:有人认為,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郭田勇: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在实施相关货币政策时,都无法确保资金完全流向所期望的领域。其次,股市是公司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资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援实体经济。以前银行之所以不愿意给公司贷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负债率普遍比较高,现在通过股市,公司获得了资金来源,降低了负债率,这样股市对於融资结构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鲁政委:2014年出现了大量的重组概念股,重组最基本的操作是把上市公司买过来进行资产注入,拿股票做最大融资。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上涨其实和实体经济是互动的。
向松祚:从理论上説,股价上涨会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产生融资成本下降效应以刺激实体投资。实际上,这种效应没有人们想像的那麼明显。股市快速飆涨,往往刺激了人们削减消费和投资,转向虚拟经济领域,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记者:对於本轮牛市,有人説是改革释放红利的“改革牛”,也有人説是高杠桿融资的“资金牛”,该如何看?
宗良:归根结底来讲,这一轮牛市应该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结果。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利於公司降低融资成本,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举措之一。
郭田勇:在我看来,既是“资金牛”,也是“改革牛”。如果没有资金推动,股市很难牛起来。而“改革牛”是从改革方面来理解,改革释放利好,為投资增强信心,市场各方对“大眾创业、万眾创新”回报预期都很有信心。
鲁政委:也可视為几种“市”的合力。贴现利率下降,流动性推动了市场上涨;同时,改革释放活力,更能预期未来公司的利润增长。
记者:目前大量新股民涌进股市,周开户数屡创新高,“中国大妈”和90后也都参与进来。有观点説,“如果连擦鞋的人都在买股票,股市一定是要下跌了。”中国股市是否也到了这个阶段?本轮牛市还能牛多久?
郭田勇:预测股票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股市估值有一个合理的区间。涨跌没有对错之分,监管机构监管的不应是涨跌,而是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投资者的教育。
鲁政委:目前,中国利率整体仍然在下降的过程当中,从长远来看,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也有上升趋势,相信这一轮的牛市应该没有结束。但指数越高无疑市场风险越大,因此向投资者提示风险是有必要的。
宗良: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小散户,都需要在能够承受风险的情况下再去做合理的投资。
向松祚:理性投资者往往是少数。当街头巷尾妇孺老幼皆热烈拥抱股市的时候,往往説明股市已经过热,蕴含极大风险。如果股价距离合理估值偏高,后期调整幅度也会很大。
採访嘉宾: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宗 良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魯政委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向松祚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中心主任 郭田勇
採访记者:
中國經濟網 馬常艷
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上升的同时,沪深两市股指却不断走高,其背后的逻辑是什麼?
宗良:金融市场的变化有自身的规律。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的上涨,实际上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从长期来看,股指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推进有着密切的关係。儘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鲁政委:当下的经济基本面只是影响股指变化的一个因素,股指更多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预期流动性会改善,就可以对股指的上升起到推动作用。另外,目前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改革释放活力,未来的经济前景也会更好。
郭田勇:从歷史来看,股指走势跟宏观经济基本面也有过一些不同步的情况。股市的表现有点像一种对经济前瞻性的反映。儘管目前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但从长远看,各方还是很有信心的。
向松祚:股市表现与实体经济脱节,全球皆如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股市平均上涨幅度达到160%,而实体经济增幅却不到20%。
记者:有人认為,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郭田勇: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在实施相关货币政策时,都无法确保资金完全流向所期望的领域。其次,股市是公司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资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援实体经济。以前银行之所以不愿意给公司贷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负债率普遍比较高,现在通过股市,公司获得了资金来源,降低了负债率,这样股市对於融资结构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鲁政委:2014年出现了大量的重组概念股,重组最基本的操作是把上市公司买过来进行资产注入,拿股票做最大融资。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上涨其实和实体经济是互动的。
向松祚:从理论上説,股价上涨会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产生融资成本下降效应以刺激实体投资。实际上,这种效应没有人们想像的那麼明显。股市快速飆涨,往往刺激了人们削减消费和投资,转向虚拟经济领域,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记者:对於本轮牛市,有人説是改革释放红利的“改革牛”,也有人説是高杠桿融资的“资金牛”,该如何看?
宗良:归根结底来讲,这一轮牛市应该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结果。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利於公司降低融资成本,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举措之一。
郭田勇:在我看来,既是“资金牛”,也是“改革牛”。如果没有资金推动,股市很难牛起来。而“改革牛”是从改革方面来理解,改革释放利好,為投资增强信心,市场各方对“大眾创业、万眾创新”回报预期都很有信心。
鲁政委:也可视為几种“市”的合力。贴现利率下降,流动性推动了市场上涨;同时,改革释放活力,更能预期未来公司的利润增长。
记者:目前大量新股民涌进股市,周开户数屡创新高,“中国大妈”和90后也都参与进来。有观点説,“如果连擦鞋的人都在买股票,股市一定是要下跌了。”中国股市是否也到了这个阶段?本轮牛市还能牛多久?
郭田勇:预测股票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股市估值有一个合理的区间。涨跌没有对错之分,监管机构监管的不应是涨跌,而是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投资者的教育。
鲁政委:目前,中国利率整体仍然在下降的过程当中,从长远来看,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也有上升趋势,相信这一轮的牛市应该没有结束。但指数越高无疑市场风险越大,因此向投资者提示风险是有必要的。
宗良: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小散户,都需要在能够承受风险的情况下再去做合理的投资。
向松祚:理性投资者往往是少数。当街头巷尾妇孺老幼皆热烈拥抱股市的时候,往往説明股市已经过热,蕴含极大风险。如果股价距离合理估值偏高,后期调整幅度也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