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中国扩大进口是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

编辑: 发布时间:2018-11-07 作者:宗良 来源: 浏览:2824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刘红 发布日期:2018-11-06 09:30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上海举行。举办进博会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其意义和作用更加非凡。就中国扩大进口对全球经济增长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促进作用等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连线了正在上海参加“虹桥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的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
  中国扩大进口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毫无疑问,中国进口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源泉。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17年进口总额达1.8万亿美元,占全球进口总额的10.2%,有效拉动了相关产物出口国家的经济增长;未来10年中国进口总额预计在20万亿美元以上。就此,宗良说,中国同时是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进口国,对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和东欧进口份额均超过美国,中国的进口无疑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也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开辟了新的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宗良说。为了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近几年一直鼓励扩大进口,2000年至2017年,中国进口金额的平均年增速达15.5%,远超全球进口金额年7.1%的增速和美国4.5%的增速水平。宗良认为,“虽然美国目前仍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但美国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国际经贸格局很可能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
  中国进口结构升级促进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在扩大进口的同时还伴随着结构的升级,中国需求升级对相关出口国的产物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进口结构的升级将直接促进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宗良从消费、生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消费角度看,中国向美好生活过渡的过程是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总额达到6万亿美元左右。消费升级增加了对高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高端设备技术的进口,例如,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拉动了医疗器械的进口,这对相关产物和服务出口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与中国消费概念相关的一系列进口与投资将引导全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飞跃。
  从生产角度看,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的进口中原材料和零配件比重上升。中国目前是铁矿石、原油、大豆、铜、棉花、皮革等原材料以及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零配件的第一大进口国。中国需求将提升全球原材料和零配件市场的产物供给。同时,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大量进口高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物,这为发达国家的高端产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对高端产物的研发与生产。
  进口博览会是加强各国交流合作、展现中国担当的重要舞台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威胁,美国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与多个国家的贸易摩擦以及任意实施经济制裁的行为,已经引起国际上各主要贸易国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博会的举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宗良看来,这有效传递了中国坚决维护全球秩序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稳定的态度,充分表明了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维护和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贯立场,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随着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正释放出强烈的进口需求。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进口博览会为各国公司探索进入中国市场、展现自己优势产业和优质产物提供了良机。”宗良说。
  本次进博会吸引了3000多家公司参展,为各国扩大对华出口提供了契机,也为各国彼此之间开展国际贸易、分享合作商机搭建了平台,宗良表示,这有利于推动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增长,让全世界参与到分享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中来,展现了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