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谢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叁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作为中国银保监会派出在我省承担银行保险监管职责的机构,甘肃银保监局坚守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在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银行业保险业主动靠前、主动担当,紧跟中央决策部署,紧贴甘肃省情实际,采取一系列硬核措施,坚持支持复工复产和助力脱贫攻坚“双线”发力,全力以赴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为确保我省如期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强化金融保障,全力支持公司复工复产。疫情发生以来,监管部门引领全省银行业保险业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与受困公司同舟共济,持续加大公司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先后推出叁年1000亿元中小微公司专项贷款计划和支持农业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复工复产50亿元专项信用贷款。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公司复工复产保障力度,积极对接全国和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公司名单,做好信贷资金计划安排,创新推出“抗疫贷”“医贷通”“抗疫快贷宝”等金融产物,推动公司需求与金融供给精准匹配,全力保障卫生防疫、医药用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防疫科研攻关、医疗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牢固树立银企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推进“百行进万企”“银税互动”等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四百机制”,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加大对在甘央企、国企等重要公司和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公司,做好稳贷、增贷工作。认真落实对中小微公司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要求,对符合条件、流动性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公司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目前已累计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贷款161.42亿元,延期付息7.8亿元,受益公司9638户。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小微公司融资需求,加大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支持力度,努力提高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和“首贷率”,当前全省小微公司贷款余额5918.41亿元,较年初增加294.38亿元,同比增长2.54%。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落实综合成本压降要求,进一步纾解中小微公司融资困难,当前全省小微公司贷款综合平均利率5.69%,同比下降46个基点。指导保险机构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和损失补偿作用,扩展保险责任,开发专属产物,简化出险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应赔尽赔快赔。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公司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拓展力度,扩展复工公司保险责任范围,开办商贸流通服务公司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创新推出“复工保”“复业保”等产物,“复工保”投保公司达1300余家;在155款人身险产物中扩展了新冠肺炎责任,为2191家中小微公司提供风险保障2.46亿元。加大春耕春种金融支持,支持疫情期间农产物保供稳价,全力保障农副产物生产和春耕备耕农资供应。
坚持统筹兼顾,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聚合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动力、坚定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信心。甘肃银保监局在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复工复产的基础上,紧盯扶贫金融需求,引导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尽锐出战、迎难而上,聚焦脱贫冲刺清零行动,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密切关注扶贫产业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对于辖区银行保险业进一步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对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金融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聚焦全省扶贫领域资金短缺问题,瞄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等领域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金融扶贫开发工作齐头并进,当前全省涉农贷款余额6836.91亿元,占全省贷款的31.63%。
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信贷品种,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21.28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8.61万户,信贷投放量排全国前列,成为贫困群众获得感最强、受益面最广的专属信贷产物。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262.89亿元,涉及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市州和县区实现了全覆盖,有效改善90.46万贫困群众居住环境。紧扣扶贫产业发展,加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累计投放“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贷款1070亿元,带动一批贫困区域实现集体脱贫。
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进一步构建全省保险保障扶贫体系,今年全省农业保险落地实施险种增加到96个,参保农户达333万户次,覆盖全省一半以上农户,基本实现了贫困户愿保尽保,一户不落兜底保障;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全省累计承保2222.51万人,覆盖全省约85%的人口,有效缓解了“因大病致贫返贫”问题。
以农村金融服务综合室建设为依托,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基础建设专项攻坚行动和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拔白旗”行动,全省建成农金室1.58万个,布设助农取款服务点超过2.2万个,基础金融服务延伸到所有“双通”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目标基本实现。
创新金融扶贫产物及服务,探索开展农村活禽活畜、大型农机具、“叁权”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助业贷款,有效发挥农业巨灾保险兜底保障作用,各类量体裁衣的银行保险扶贫产物不断推出,在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升级有效资金需求、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物市场价格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在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意识能力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有机结合,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源性发展动能。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体系建设全覆盖,带给贫困群众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与权利。
当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干劲不可松懈,甘肃银保监局将带领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在巩固前期支持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抓住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紧盯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复苏“加码”“上劲”,确保与全国一道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