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领导讲话

聚力全行业,开创声誉风险管理新格局--张亮副秘书长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叁届叁次常委会上的总结讲话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3-28 作者: 来源: 浏览:7031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尊敬的杨主任、王慧萍行长、吴四龙监事长、刘鑫行长助理、各位参会代表:

    大家上午好!

    春分刚过,樱花盛开,玉兰飘香,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今天,我们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三届三次常委会在这里顺利召开,29家常委单位代表和工作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总结成果、交流经验、决策计划和畅想愿景,热烈的气氛带来融融暖意。会上,我们审议通过了多项工作议案,确定了新的专业委员会常委办公室主任,听取了各工作小组的方案和计划,明确了委员会2017年七大项工作安排,对年内培训、论坛、调研、评比等多项内容进行了部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里我代表协会对大家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我们来说也意味着要担当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努力,意味着我们委员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一个新起点,开启一段更加宽阔的征程。

    2012年3月15日,我们协会正式发起成立了声誉风险管理联席会,到现在整整第五年,在历任主席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包商银行的牵头带领下,在联席会全体成员单位精诚合作下,围绕行业正面新闻宣传、负面舆情监测处理、重大事件解读、从业人员培训、专业教材编制、行业大事和好新闻宣传评比等多项重点工作,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业绩,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认可,也吸引着更多的会员机构加入我们这个集体,共同为行业声誉风险管理保驾护航,力量的壮大让我们也更加充满信心。为进一步规范协会分支机构管理,更好地发挥服务会员的职能,今年年初,我们在征求全体常委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协会党委和理事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将联席会更名为专业委员会,自此,我们作为协会正式分支机构之一,承担起服务会员单位声誉风险管理需求的重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6年,委员会以协会“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四大职能为导向,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工作成果,一是媒体宣传,全年组织50余次行业活动媒体报道,有力地扩大了行业发展成就宣传效果;二是制度建设,完成协会新闻发言人制度,为行业信息发布和舆论应对奠定制度基础;三是品牌活动,连续第十年开展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评选、第五年开展中国银行业好新闻评选发布,切实引导媒体聚焦行业正能量;四是交流学习,召开声誉风险管理联席会三届二次常委会,举办培训活动,组织成员单位交流经验、学习提升;五是风险防控,根据监管部门工作指示,做好重点舆情应对,有效化解风险;六是理论研究,推进教材编制、撰写声誉风险管理需求报告,推进科学化进程;七是宣传平台,搭建协会公众号,改版网站、通讯,完善行业宣传平台建设。这些成绩,是常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成员单位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标志着我们委员会工作机制和体系日渐严谨成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这对我们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管理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声誉风险管理的很多内容说到底是信息的管理,包括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家政策、监管制度,银行业自身变革发展,金融机构业务、服务、产物,社会公众的意识形态等多种信息元素在多媒体时代交织融合,从而产生的正负两极的能量。我们的声誉风险管理就是运用多种方式,通过顶层管理、舆情监测、媒体合作、规范流程、应急防控等多种方式做好这样两种能量的管理和引导,以正压邪,化浊为清,建立全行业良好的声誉形象,讲银行业好故事,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行业品牌。

    在协会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潘光伟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提出2017年协会要加快资源深度整合,全力打造五大平台,“打造宣传舆情平台”正是其中之一。协会将在银监会的领导下,统筹宣传舆情工作。加快中国银行业新闻信息中心建设,打造行业综合化信息平台。依托声誉风险管理联席会,提升舆情管理水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把努力消除社会对银行业的负面评价当作协会宣传舆情工作的重要目标。我们委员会也将深入贯彻落实协会的工作指导思想,把行业声誉风险管理进一步纵深推进,开拓前行。

    一、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打造工作新格局

    在立足往年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广大成员单位的迫切需求,找准重点工作突破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的放矢的活动。通过举办“银行业匠心精神展示”等主题活动,组织"银行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等务实化调研活动,继续开展银行业十件大事、好新闻评比活动,围绕声誉风险管理各层面开展培训学习交流等,逐步形成更加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格局。同时,坚定执行成员单位积分管理办法,激发各单位共同参与、推进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活力,为第四届换届大会的胜利召开奠定基础、积蓄力量。让行业声誉风险管理能量循环更加流畅,促进整体实力成长和水平提升。

    二、 明确分工,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新质效

    以 “协调”、“舆情”、“研究”、“培训”等四个工作组为抓手,组长、副组长单位各司其职,落实责任,组织和引导全体成员单位围绕多种领域,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工作,提升为会员单位声誉风险管理服务的质效:一是推进行业交流的常态化,积极组织成员单位之间、成员单位与监管部门、主流媒体之间的交流,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友好合作,为行业宣传营造有利环境;二是推进舆情监测处理的高效化,充分发挥舆情应对机制作用,做好行业舆情常规监测分析,及时把握舆情态势,处理突发性风险事件,共同守好声誉风险的防火墙;三是推进行业理论研究的深耕化,出版声誉风险管理教材,开展声誉风险管理案例研究,加强成员单位之间学习分享,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四是推进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培训的精细化,组织高质量的培训,通过知名专家授课,切实为成员单位提供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三、 多方合作,平台建设, 倡导行业好声音

    要继续加强成员单位、媒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一方面不断深化跟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关系,积极组织新闻报道策划、采访调研等,有效运用媒体平台广泛发布行业重要新闻,重要监管信息、机构产物与服务信息等,形成行业正面宣传的包围网,站稳舆论阵地;一方面推进设立新闻信息中心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协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求,细化相关发布制度、流程,主动策划系列新闻和发布活动,定期召开行业新闻发布会,打造持续、公开的行业正能量传播网。巩固提升行业新闻宣传平台建设,倡导媒体传播行业好声音,赢得公众对银行业的支持和信赖。

    四、 统一认识,协同配合,维护行业好声誉

    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是关系到全行业信誉总资产的大事,我们应该树立大局意识,要有完成大战略的决心,全体成员单位心往一处使,画好“一张图”,下好“一盘棋”,看好“一座城”。要以年度计划为总纲领,抓好各个重点专项工作,扎实推进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数多端,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大、金融系统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这些都给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需要我们举全行业之力,协同配合,发挥主动性、团结性,一方面加强本单位声誉风险管理防控,一方面助力行业整体声誉维护。古语有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们必须凝聚全体成员单位的力量,打好主动仗,确保银行业声誉这面大旗屹立不摇。

    三月阳春,万象更新,充满生机,正应该趁着这样美好的时节,把我们积蓄已久的能量散发出来,奋发开拓,紧跟国家和监管政策的步伐,贴近银行业发展的需求,夯实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平台基础,全体成员单位团结一致,联动协作,凝聚向心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推进各项工作计划稳健、有序开展,切实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行业引领作用,为全行业声誉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的宝贵经验、树立更多的先进典型,传播更多的好声音。“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希望我们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在2017年顺利搭建新的工作格局,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以全新的成绩和风貌,为全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发展注入新能量,更好地服务各会员单位!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