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小微金融服务助力稳增长作用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邢炜在全国工商联助微计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好发挥小微金融服务助力稳增长作用
&苍产蝉辫;——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邢炜在全国工商联助微计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全国工商联助微计划推进会。根据会议安排,结合银行业和协会工作实际,作叁方面情况介绍:
一、银行业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公司发展。2013年,国务院印发《对于金融支持小微公司发展的实施意见》,最高层面专题部署小微金融服务工作。十年来,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围绕“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深化小微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持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地相结合,强化战略引领,完善专营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刻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同生共荣的本质,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将加强小微金融服务融入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指引金融为民行动。积极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体制,完善专营体系建设,在董事会或经营层设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在经营单位广泛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专营中心和特色支行。加强小微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在巩固“六项机制”“四单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激励兼容机制,调动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业务积极性。
二是坚持加强供给与减费让利相结合,创新金融产物,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小微公司经营特点,积极创新金融产物和服务方式,加大应收账款、仓单等质押融资产物推广,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产物,拓展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强对“专精特新”、科技型小微公司支持,着力提高信用贷款和首贷投放占比,提升服务小微公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贷款首度突破20万亿元,四类银行机构(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同比增速均在15%以上,大型银行保持增速超过30%,有力发挥了头雁效应。特别是,顺应科技创新潮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推进金融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深化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线上金融,创新数字产物,拓展服务渠道,优化审批流程,改进风控技术,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吸收低成本信贷资金、优化基础金融服务、持续压降经营成本等方式,降低小微公司的实际融资成本。
叁是坚持前瞻引领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凝聚行业合力,构建融合格局。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中银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积极推动和服务银行业小微金融发展。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中小公司投融资交易会等大型论坛会议,开展普惠金融案例征集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组织开展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指标体系可行性”和“服务需求有效性”两项重点课题研究,探索构建全面客观反映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服务特色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提高普惠金融服务供给水平。引导地方中小银行强化小微金融服务,近叁年围绕小微“信贷技术”“金融产物”“客户经理”系列主题,开展了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小微经验交流、技能提升工作;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突出小微金融服务的时代性,助力构建大中小银行小微金融协同发展格局。
二、中银协参与“助微计划”主要做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包括银行业在内的服务业传统展业模式带来重大挑战。为做好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中银协与全国工商联等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协会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在银保监会领导下,中银协倡议全国银行业机构启动“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累计11万个银行基层网点的19.8万名信贷人员参与其中。疫情发生后,中银协将“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作为落实“百行进万企”工作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送服务”意识,着力提升首贷和信用贷款比例,帮助相关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二是坚持严密动员部署。中银协及时面向会员单位发布“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积极动员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协调组织中央主流媒体进行推介报道,向市场主体广泛介绍“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的创新举措;在疫情紧张时期坚持每日收集汇总动态信息数据,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分享良好做法。
叁是坚持专题研究推进。中银协适时组织召开“无接触金融”线上研讨会,组织百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会,加强实践经验分享,探讨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无接触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叁、更好发挥小微金融服务助力稳增长作用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党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前不久,中银协深入落实银保监会部署,面向会员单位发布了《对于主动加强金融服务 全面助力稳住经济的倡议书》,加大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遇困行业公司和相关群体的金融服务。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更好发挥小微金融服务对稳经济稳公司稳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是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保持小微贷款稳定增长,加强帮扶历史信用记录良好、因疫情等非主观因素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公司,有效满足新市民群体以及吸纳较多新市民就业公司的融资需求。持续办好普惠金融叁大主题论坛,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交流活动,深化典型经验和案例分享,加强普惠金融成果互鉴。扎实开展减费让利工作,落实《银行服务价格自律约束机制》,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和各级政府纾困政策、奖补政策,保持贷款利率在较低水平,力争稳中有降。
二是加快发展数字普惠业务。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落实银保监会《对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夯实数据治理基础,培育壮大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密切参与信用信息共享,持续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产物体系、营销渠道、服务机制,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推动地方中小银行通过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强化对普惠型小微公司的支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贷款占比有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鼓励引导大型银行和技术领先机构加快向地方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提升行业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促进数字普惠业务稳健发展。
叁是推进小微金融机制建设。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照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要求,进一步优化各项业务管理办法,规范业务经营管理,加强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适时开展“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推广应用,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提升普惠金融能力。同时,督促机构切实做好小微金融政策及金融知识的宣教工作,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和渠道,努力推动小微公司政策尽知、红利尽享。
中银协愿与有关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一道,持续增强小微金融服务“几家抬”的合力,为服务实体经济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