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领导讲话

中国银行业协会陈远年秘书长在第四届电子银行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30 作者: 来源: 浏览:3859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和讯网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子银行高峰论坛。和讯网作为中国优秀的财经网媒曾经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进行过多次合作。中国银行业协会是中国银监会领导下的全国性银行业自律组织,以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为宗旨,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相关业务规范,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促进中国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电子银行在近几年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银行业协会非常重视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和公众教育工作,曾和和讯财经合作主办过“电子银行的客户服务价值”主题沙龙、第三届中国电子银行高峰论坛以及“2010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宣传和推广电子银行业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得到了监管部门、业内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我注意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技术引领发展 创新改变未来”,下面我想就电子银行的创新谈三点看法。
    一、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蕴含巨大的潜能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为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前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 2.77亿人,增幅18.6%。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 33.8%、30.5%和29.1%,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2亿、1.28亿、1.22亿,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 29.9%,增速在各类网络应用中排名前三。这对于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面对电子银行产物的同质化激烈竞争,一家银行的产物和系统,都可以被同行快速复制。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银行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相关部门规章的出台为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2006年,人民银行颁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随后,银监会出台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这些部门规章使得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
    电子银行归根结底是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属性。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历程,就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发展、引领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的历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已初步建立起了由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组成的完善的电子化渠道服务体系,并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电子银行产物、市场、服务和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依托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科技研发,电子银行每年都创新推出上百个新产物,不仅将诸多柜台产物搬到了电子渠道,还开发了大量电子渠道专属产物,创造了个人网上银行、公司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支付证书等多项创新产物。
    我们说变是一切不变的法则,创新是发展的利器(摘自《营销论语》)。既然电子银行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能,那么我想多渠道、全方位的创新将是挖掘这些潜能最好的工具。
    首先,应重点实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不仅是将传统银行业务移植到电子化渠道上,更要将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紧密结合,从不同层面推进业务整合,利用电子银行优势弥补传统业务不足,结合电子银行优势提供增值服务形成新产物。目前国内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是建立在同质化强、较低层面的存贷款业务基础上,还没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强、更高层面的金融服务,没有深入发掘类似现金管理、资产托管、衍生产物、保险、理财等非利差的中间业务的创新,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其次,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构建安全、稳定、先进的电子银行体系。在金融综合业务服务层面,再造业务流程,优化产物设计,为金融创新扫除技术障碍,搭建创新平台;在金融信息增值服务层面,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发挥好辅助决策作用;在安全保障层面,不断提升安全监控和预警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传统渠道无法实现的经营方式,从战略层次上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大力开拓服务和营销创新。通过多渠道相互配合和优势互补,将电子银行服务提升到更高水平,增强客户体验。同时,应针对市场需求,构建规范化、整合化的多渠道立体交叉营销服务体系。根据各种电子银行产物特点,区分客户类别,规范发展直销、电话营销以及数据库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密切关注最新的网络发展动态,结合诸如SNS、微博等新的网络技术,大胆探索新的电子银行服务和营销模式。
    我想,电子银行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大融合,而是多渠道、全方位创新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三、以客户为核心,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电子银行环境
    安全是电子银行的第一生命线;便捷和高效是电子银行立基之本和发展目标。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近年来,对于身份盗用、网络欺诈等刑事犯罪活动迅速增加,给广大用户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到广大消费者使用互联网的信心。据美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的调查,62%受访者表示曾经接到过通知,说他们的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盗,这其中84%的人对个人信息的丢失或被盗表示担心。导致个人网络银行账户、密码信息被盗或身份信息丢失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是因为木马病毒、黑客技术盗取用户信息,利用钓鱼网站诱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与用户安全意识缺失,操作不当,保护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电子银行的安全需要银行不断增强网络防范能力,也需要加强用户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国银行业协会始终将公众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曾多次举办活动、发布安全提示等提醒公众如何安全用卡、安全使用电子银行,这也将会是我们以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此外,便捷和高效也是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要举措。新金融时代,“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银行业务创新应严格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建立便捷、高效的电子银行体系给客户提供丰富的产物组合、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良好的服务质量。
    中国银行业协会始终鼓励和支持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也将一如既往的为各会员单位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业务交流平台。需要强调的是创新与安全并举,才能使此项业务步入稳步发展的快车道。最后,我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预祝本次高峰论坛圆满成功。预祝电子银行业务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谢谢大家!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