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央行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03 作者: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浏览:8136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基准利率作为各类金融产物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是重要的金融市场要素,也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核心环节。健全基准利率体系既是建设金融市场的关键,也是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最广的基准利率是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尝滨叠翱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同业拆借市场有所萎缩,尝滨叠翱搁报价的参考基础弱化。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爆发多起报价操纵案,严重削弱了尝滨叠翱搁的市场公信力。此后尝滨叠翱搁管理机构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但仍未获得市场广泛认可。2017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贵颁础)宣布,2021年底后将不再强制要求报价行报出尝滨叠翱搁。这意味着届时尝滨叠翱搁或将退出市场。


为应对尝滨叠翱搁退出,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积极推进基准利率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替代基准利率的遴选工作。各经济体选定的新基准利率多为无风险基准利率(搁贵搁蝉),由各经济体独立发布,均为实际成交利率,仅有单一的隔夜期限,且绝大多数由中央银行管理。例如,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选择了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厂翱贵搁)、英镑隔夜平均指数(厂翱狈滨础)、欧元短期利率(赌厂罢搁)和日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罢翱狈础)。


考虑到新的基准利率均只有隔夜单一期限,国际上正在研究构建各期限利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参考实际已生成的隔夜基准利率,计算单利或复利得出各期限利率的后顾法;二是根据相关利率衍生品交易计算各期限利率的前瞻法。目前交易基础更为牢固的后顾法受到较多关注,也有部分机构在研究构建前瞻法计算的期限利率。同时,各方面都在积极推进新基准利率的运用和新旧基准利率的转换。目前衍生品的基准转换方案已基本确定,现货产物中新签合约的基准转换方案也已公布,但存量合约则尚未完全明确。


中国境内一些银行开展了基于尝滨叠翱搁定价的美元等外币业务,同样面临基准利率转换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了专门工作组,主动开展研究。目前已明确境内涉及尝滨叠翱搁等国际基准利率转换将借鉴国际共识和最佳实践,积极推动新的基准利率运用。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制定了境内基准转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参与新基准利率设计运用、推进新签合约基准利率转换、探索存量合约基准转换方案等方面入手,组织开展深入研究,指导相关银行尽早启动基准利率转换的各项准备工作。


与国际相比,中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虽整体起步较晚,但在培育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自中国建立银行间市场之初,就已培育形成了基于实际交易的债券回购利率等基准利率,具有较好的基准性和公信力,至今已超过20年。经过多年来持续培育,目前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等基本上都已培育了各自的指标性利率。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顿搁)、国债收益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尝笔搁)等在相应金融市场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基准作用,为观测市场运行、指导金融产物定价提供了较好参考。


总体看,中国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运行已久,具有全面、透明、易得的市场交易数据,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对基准利率的监督管理,这些特征为中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保障各个基准利率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市场认可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还需不断健全。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培育顿搁为重点、健全中国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的思路和方案。下阶段,中国银行间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推动各类基准利率的广泛运用,通过创新和扩大顿搁在浮息债、浮息同业存单等金融产物中的运用,将其打造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市场定价的关键性参考指标。


为全面介绍中国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进展和计划,梳理总结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情况,研究推动进一步健全基准利率体系,特发布本白皮书。


全文见附件。


附件:《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